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现状调查论文

时间:2022-12-09 07:34:13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现状调查论文(推荐14篇)由网友“独爱梅芳”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现状调查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现状调查论文

篇1: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现状调查的论文

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现状调查的论文

采用问卷法对738名高师学生实施调查,探讨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需求现状。结果发现:高师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动机需求和学习态度需求一般、教师素养需求和教学方式需求较高,而学习行为需求较低;高师学生在学习态度需求和学习行为需求上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

《教育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基本师范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为未来从事教师职业做好必要准备。因此,教育心理学对师范类专业学生来讲非常重要,按理说应该受到学生的重视和欢迎,但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有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教育心理学课程时“抱着希望开始,带着失望结束”,“必修课”最后变成了“逼修课”,学生也就是“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1]。

为什么高师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呢?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需求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关注,教师未对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主客观需求进行分析。而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2]。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是由其需求引起的,需求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3]。毫无疑问,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其学习需求引发的,学习需求越高,学习行为就越积极,教学效果就越好。由此,为促进教育心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本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需求,以便为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赣南师范学院抽取师范类专业学生800名,专业包括教育学、汉语言文学、思政、历史、工商管理、音乐、体育、美术、数学、化学、物理、生物、计算机、教育技术等14个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做完后当场收回。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738份,有效率为92.25%。其中,男生298人(占比40.38%),女生440人(占比59.62%);文科426人(占比57.72%),理科312人(占比42.28%)。平均年龄20.43±1.78岁。

(二)研究工具

自编的“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问卷。依据需求分析理论,结合教育心理学课程性质,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编制具体的问卷项目。问卷共18个项目,包括5个维度,即学习动机(3个项目)、学习态度(4个项目)、学习行为(4个项目)、教师素养(4个项目)和教学方式(3个项目)。问卷采用5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在问卷编制过程中,请3位相关专家对问卷的维度设计与项目进行了审查,认为问卷项目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需求,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α系数为0.83,五个维度的α系数在0.70~0.81之间。

(三)施测和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施测,所需时间约10分钟。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担任主试。在问卷施测前,主试向被试宣读指导语,讲明问卷测试的匿名性、保密性原则。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1.学习需求的整体性分析。

首先对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进行整体性描述统计。由于学习需求问卷采用5级计分,中数为3。描述统计结果显示,教师素养需求(M=4.18)和教学方式需求(M=4.09)的得分显著高于中数3 (p﹤0.001),表明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教师素养和教学方式需求较高;学习动机需求(M=3.14)和学习态度需求(M=3.09)的得分与中数3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需求居一般水平;学习行为需求(M=2.69)的得分显著低于中数3 (p﹤0.01),表明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行为需求较低。

2.学习动机需求分析。

高师学生的学习动机需求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 占比87.27%;73.17%的学生希望学了教育心理学“毕业后能做个好老师”;而“出于个人兴趣”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只有30.62%的学生,近一半(48.65%)的学生对《教育心理学》课程不感兴趣。

3.学习态度需求分析。

高师学生的学习态度需求分析结果显示,57.59%的学生喜欢上教育心理学课,但近一半的学生(40.79%)对学好教育心理学缺乏信心,一半以上的学生(56.91%)上教育心理学课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62.87%)对学习教育心理学没有成就感。

4.学习行为需求分析。

高师学生的学习行为需求分析结果表明,只有一半同学(53.93%)上教育心理学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外阅读相关的书籍”的学生也不多,只占26.15%;“用学过的理论思考教育现象”与“和老师交流讨论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生也很少,分别占27.23%和20.19%。

5.教师素养需求分析。

高师学生的教师素养需求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知识渊博”,占比84.15%;“希望老师对学生热情、充满爱心”和“希望老师具有敬业精神,富有责任感”的学生更多,分别占比94.03%和92.96%;“希望老师性格开朗、富有幽默感”的学生占比 72.77%。

6.教学方式需求分析。

高师学生的教学方式需求分析结果显示,84.28%的学生“希望老师教学方法灵活,能因材施教”,85.77%的学生“希望老师上课能理论联系实际”,92.27%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二)学习需求的`差异分析

为了对高师学生的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作更深入的分析,本研究把性别(男生和女生)和专业(文科和理科)作为分组变量,把学习需求的五个维度作为因变量,分别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学习需求的五个维度得分在性别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学习动机、教师素养和教学方式上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

三、讨论

(一)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状况

本研究结果发现,高师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教师素养需求和教学方式需求较高。高师学生不仅期望教师“知识渊博”、“充满爱心”、“要有敬业精神,富有责任感”,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要“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要能“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学生的这种需求与当前的教学现状相吻合。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的原因,高校与中小学之间完全脱节,高校教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一无所知[4]。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更多的是理论上的灌输,没有紧密联系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尤其缺乏鲜活的案例,导致上课生硬死板,学生不能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这也启示我们,要提高教育心理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深入到中小学课堂,体会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断积累教育实践的鲜活案例。

研究结果显示,高师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行为需求较低。上教育心理学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同学不多,大部分同学不会“课外阅读相关的书籍”,不会“用学过的理论思考教育现象”,也不会“和老师交流讨论教育心理学知识”。这反映了当前教育心理学公共课教学的现状。教育心理学虽是一门必修课程,但不是专业必修课,大部分学生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位,总觉得公共课不如专业课重要,缺乏对教育心理学重要性的认识,认为学这门课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本身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不灵活,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导致了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们认为,一方面要提升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端正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正确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教育心理学对提高自己的师范素养及其今后的教育教学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让他们觉得学习教育心理学很有趣,深切地体会到学习教育心理学带来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行为的提高。

(二)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差异

本研究表明,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需求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文科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需求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理科生。相对于理科生,文科生更加“喜欢上教育心理学课”, 上教育心理学课的积极性更高,上课也更“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其原因可能是,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可能更加适合文科生。教育心理学探讨的是教学中的基本心理规律,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去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这需要较高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分析与记忆能力,而在这方面文科生要强于理科生。另外,课堂上需要对一些教育心理现象进行解释和探讨,文科生由于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比理科生强,所以在课堂上就表现得比理科生更为积极活跃。该研究结果也提示我们,要加强对理科专业学生的引导,要激发他们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得他们上课更加积极主动。

篇2:高师学生职业情感现状调查

高师学生职业情感现状调查

以海南师范大学学生为样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从高师生对职业的情感、对未来教育对象的情感和对学科的情感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提高学生职业情感的策略.

作 者:李晶晶 LI Jingjing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海南,海口,571158 刊 名: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22(1) 分类号:G420 关键词:高师学生   职业情感   调查问卷  

篇3:高师新生人格现状调查与研究的论文

高师新生人格现状调查与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师;新生;人格特征

【论文摘要】采用由北师大修订的卡特尔(r.b.cattel1)16因素人格测验量表对师范院校404名新生进行无记名问卷,目的是了解高师新生人格发展的状况与成因,为塑造师范生成熟、健全的人格提供依据。

人格是个体心理面貌的集中体现,决定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态、潜能开发、活动效率和社会适应状况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等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是今日之学生,明日之教师,他们人格健康的状况不仅直接影响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的质量,而且也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发展。为了解高等师范学校新生的人格发展水平和成因,为塑造师范生成熟、健康的人格提供依据,笔者对高师新生进行了16pf人格特征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9月20日至30日,从安阳师范学院的数学系、物理系、计算机科学系、中文系、外语系、历史系、政法系随机抽取450名高师新生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404份,其中,男生165人,女生239人;329人来自农村,75人来自城市。年龄从17 - 21岁,平均年龄为18. 7岁。为保证测试的有效性,本次测试由专业心理学教师主测,采用了统-的指导语。

2.研究方法

(1)使用北师大修订的卡特尔(r. b. cattell) 16因素人格测验量表。该量表由187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采用陈述句形式,有三种答案可供选择:a“是”,计2分;c“不是”,计0分;b是“介于a与c之间”,计1分。测验结果出来后,将16项因素上的得分全部转化为满分为10的标准分数,1-4分者为低分特征,7-10者为高分特征。

(2)社会人口学资料赋值方式:性别:男生为1,女生为2;文理科:文科为1,理科为2;城乡:城市为1,农村为2;独生子女:非独生为1,独生为2;父、母亲学历:文盲为1,小学为2,初中为3,高中为4,大专院校为5

(3)采用王建中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处理,主要是把16项因素的原始得分转化为10分位的标准得分,采用spss11. 5软件进行f检验和相关、回归分析。

二、结果

1.高师新生的16pf总体状况

在404名高师新生中,16项人格因素得分转化为标准分数后,标准化得分全部介于4-7之间。

2.高师新生人格特征标准得分的性别与学科比较

(1)由表1可见,高师男女新生在乐群、恃强、兴奋、敢为、怀疑、实验、自律因素上,经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2)由表1可见,文理科新生在乐群、聪慧、稳定、有恒、敢为、敏感、世故、忧虑、实验、自律因素上,经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表1不同性别与学科的高师新生人格特征标准均分比较

3.高师新生的人格特征与社会人口学特征相关( pearson)分析

人格因素得分与社会人口学特征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的有:文理科与乐群、聪慧、稳定、有恒、敢为、实验、自律呈显著性正相关(r=0. 110-0.210),与敏感、优虑呈显著性负相关(r=-0. 157-0. 288 ) ;男女性别与乐群、恃强、兴奋、敢为、怀疑.、自律呈显著性负相关(r=-0. 016-0. 176);父亲学历与乐群、敏感、幻想呈显著性正相关(r=0. 104-0. 167 );母亲学历与聪慧、幻想、敏感呈显著性正相关(r=0. 110~0. 222 );生活所在地(城乡)与敏感、聪慧、怀疑呈显著性负相关(r=-0. 102DD0. 149 ),与稳定、自律呈显著性正相关(r = 0. 127-0. 140);是否独生子女与稳定、兴奋、敢为、幻想呈显著性正相关(r=0. 098-0. 174),与紧张、优虑呈显著性负相关(r =.-0. 117-0. 212 ) a

4.高师新生人格因素与社会人口学特征回归分析

以人口学特征为自变量,以人格因素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0. 05水平上,进人模型的变量(剔除在0. 1水平上的变量)。具体如下:“乐群”与“性别”和“父亲学历’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 159, 0. 150;“聪慧”与“文理科”和“城乡”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 157,-0.131; “稳定”与“文理”、“城乡”和“独生与否”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 189, 0. 251, 0. 252;“恃强”与“性别”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 127;“兴奋”与“性别”和“城乡”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 112, 0. 129;“有恒”与“文理”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 196;“敢为”与“性别”、“文理”和“独生与否”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 121, 0. 210, 0. 171;“敏感”与“文理”、“城乡”和“母亲学历”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 288,0. 102, 0. 217;“怀疑”与“性别”、“城乡”和“独生与否”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 164,-0. 151,-0. 104;“幻想”与“父亲学历”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 166;“优虑”与“文理”和“独生与否”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 157,-0. 253 ;“实验”与“文理”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 154;“自律”与“文理”、“城乡”和“独生与否”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 162, 0. 139,0. 112;“紧张”与“独生与否”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 170。

三、讨论

本调查发现,师范院校新生的人格各项标准均分介于4―7之间,说明高师新生的人格发展处于中等范围,没有人格障碍现象。

高师新生人格发展文理学科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在水平0. 05上进人回归方程的因素有:聪慧、稳定、有恒、敢为、敏感、优虑、实验、自律八项因素。究其原因,可能与文理科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学生思维模式的差异有关,理科学生形成以抽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解决问题和行为方式偏重于理性,他们比文科学生聪慧、沉稳、有恒心、敢为、独立、严谨;文科学生形成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解决问题和行为方式偏重于感性,他们比理科学生敏感、狂放;也可能与文理科学生自身素质有关,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有密切关系,这提示我们人格与认识过程可能有着共同的生理基础,两者可能存在着互动的关系。

高师新生人格发展男女生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本调查发现,男生乐群、恃强、兴奋、敢为、怀疑、实验、自律七项因素均分高于女生,且有显著性差别,在0. 05水平上乐群、恃强、兴奋、敢为、怀疑五项因素进人回归方程。与邱开金的师范生人格调查有很大差异。邱开金调查发现,在师范-年级学生中,女生在乐群、稳定、恃强、怀疑、幻想、自律六项因素上高于男生‘4j。这说明民族传统文化对人格发展具有巨大影响,云南某些少数民族传统上是以女性为生活支柱的;中原是-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男性在家、国、天下中承载着责任与使命。这-文化传统可能还影响着当代的性别角色教育。

人格的生理基础是先天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教育的`合金,影响高师新生人格的形成因素十分复杂,经与社会人口学特征的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发现,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除了文理学科、男女性别因素之外,城乡因素、独生子女与否、父母亲的学历,也影响着高师新生人格的形成。父亲学历与乐群、敏感、幻想呈显著性正相关(即父亲的学历越高,高师新生越乐观外向、情感丰富、富于幻想),在0.05水平上,乐群和幻想进人回归方程;母亲学历与聪慧、敏感呈显著性正相关(即母亲的学历越高,他们越有才华、情感丰富、敏感冲动),在0.05水平上进人回归方程;生活所在地与聪慧、敏感、怀疑呈显著性负相关,与稳定、自律呈显著性正相关(即城市出身的高师新生比农村的学生聪慧、敏感、怀疑因素得分高,没有农村出生的学生稳定性、自律性强),在0.05水平上进人回归方程;是否独生子女与稳定、兴奋、敢为、幻想呈显著性正相关,与优虑、紧张呈显著性负相关(即非独生子女稳定、兴奋、敢为因素得分比独生子女高,优虑、紧张因素得分比独生子女低),在0.5水平上进人回归方程。这些因素对高师新生人格的影响可能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教育方式、方法以及文化背景与社会生活条件上。

四、结论与建议

高师新生的人格发展属于常态范围,但与成熟、健全的人格还有-定的距离。教师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有研究表明,教师职业对16项人格因素的相应要求是:乐群、聪慧、稳定、有恒、实验、自律六项因素较高;敏感、怀疑、幻想、世故、优虑、紧张六项因素较低;恃强、兴奋、敢为、实验四项因素适中。本调查经回归分析表明,教育与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形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塑造高师学生健全、成熟的人格,对高师学生4年的人格教育与熏陶非常重要。建议师范院校应根据大学生的学科差异与性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格教育;加强师范专业意识教育,牢固树立他们的专业思想,调动他们为成为合格教师而自我人格修养的积极性;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他们人格修养的水平与能力。

篇4: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论文

得知荷塘区戴家岭小学数学老师们在研究概念教学,我很高兴,这抓住了一个现实薄弱点,这才是扎实地做校本研究。

曹才翰、章建跃合著的《数学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20xx年6月底二版)可以帮他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于是整理出下面的文字,引号内里的话及所附页码属该书,其余的话是我的体会。

一、应提高对概念教学的重视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杨玉良先生呼吁:“中国没有数学(mathematics),只有算学(arithmetic),即中国的数学缺少严密的推理和论证。……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最缺乏的是理性精神和演绎逻辑学方法。作为一个中国人,承认这点是痛苦的,但只有看到这点,才有助于建立我们新时代的创新文化。”(《新华文摘》第23期)。

但严密推理论证的根基是数学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课题之一”(101)。

前一段中央电视台都出概念错误,常把“提高或降低了几个百分点”说成“提高或降低了百分之几”,如把物价上涨指数从8%降为5%说成“降低了百分之三”!谁都不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也如此。

数学课改大方向正确,也做了很多好事,但实践中确实存在忽视概念教学的不足:突出表现之一便是对培养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组织数学语言的能力研究和实践不够。

二、学生获得数学概念应综合运用两种方式

学生获得数学概念有“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两种基本方式,前者指“理解和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属性……由学生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后者指“用定义的方式向学生直接揭示,学生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来理解新概念”(105-106)。

“概念形成”是让学生经历观察、抽象、概括,“概念同化”则让学生经历理解定义、联系实例确认定义的内涵、与已知概念建立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举例说明:

概念形成:“什么是长方形?”学生自主观察大量长方形的实例,抽象出它们的多种属性,概括共同的属性(四顶点共面、四条直边、四内角皆直角等),变式鉴别,采用数学语言给出概念名称,建立新旧概念联系。

概念同化:“什么是方程?”给出方程的定义,“咬文嚼字地”研读定义,变式鉴别,建立新旧概念联系。

该书提醒两点:

第一,“年龄越小,……概念形成的方式就用得越多”,“随着年龄的增加,……概念同化也逐渐成为他们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106、109)。所以千万不要误以为“越是对低年级越要强调灌输和死记”或误以为“概念同化”就是“教师讲授”。

第二,“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一般来讲,教师可以先通过具有典型性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对它们的共同本质特征的概括而形成概念的定义;……再引导学生在定义的指导下去观察实际事例,……同时,通过正例与反例的应用,通过学生自己对实例的比较、分析、概括、分化与类化等思维活动,……使概念的关键属性变得清晰,……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将新概念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联系,形成概念系统”(111)。

三、概念记忆的科学方法

怎样使学过的概念记得住?该书说了四点。

1、一次提供的信息单元要适量:“心理学家们公认,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元”(129),少了可惜、多了接受不了。注意“信息”是以“组块”为单元的,它可以是某概念的一个要素或就是一个完整的概念,这也提醒我们注意把提供的信息“组块化”即形成某种整体结构以提高记忆效率。

2、不要死背而要“精致性复述”:学了的概念进入长时记忆的策略有两种,“维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反复背诵……就是一种维持性复述”(130)。“由于数学学习材料的逻辑性强、抽象程度高,因此数学学习中,必须以精致性复述的方式,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将它们组织成有意义的命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上下功夫,掌握本质特征的不同表述方式(按:如数形结合方式、概念树或概念网络方式、图示等)。要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是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扩大信息量,为回忆提供线索的最好办法”(131)

3、灵活运用长时记忆的多种类型:长时记忆类型有“情境记忆”、“语义记忆”、“表象系统”、“言语系统”、“语义层级网络”、“语义命题网络”、“产生式系统”等等;通俗地说,情境记忆以概念学习时发生的事件为线索,语义记忆以语词为线索,表象系统记忆的是形象,语义系统记忆的是词汇,层级网络就是概念树,命题网络就是理论体系,产生式系统就是推理过程。(132-136)

简单来说,概念教学要结合运用上述多种记忆类型,对不同的学生应发挥他们个性化的优势记忆类型功能。

4、当前最要克服的错误倾向:“当前我国数学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根本改观,总是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通过机械化手段让学生记忆‘结果’(信息),没有让学生理解形成‘结果’的‘过程’,……结果是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网络的结构功能差,没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道,导致信息联系渠道不畅,应用时不能成功提取。表现在教学上,其基本做法是:从概念的出现、定理和公式的获得,甚至是一个例题的具体解法,为了赶进度(目的是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为高考进行强化训练),都作为‘结果’直接‘抛’给学生。”(141-142)

在今天的高中是如此,可在初中甚至小学不也如此?

篇5: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论文

人的行为都是受心理意识支配的。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懂得学生如何才能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学习,教师知道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将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教育真正成为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孩子的世界单纯如白纸,但正是这简而又简的单纯甚至有时让我们无从入手,离那片可贵的心灵世界失之交臂。有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换种眼光看孩子,看待他们的喜好、看待他们的`行为,甚至看待他们的缺点。

换种眼光看孩子的能力,会发现孩子的潜力令人叹服。

那天所任教的班级没有英语课,又因琐事干扰,我布置作业的时候已接近放学了,孩子们正收拾着书包,看到匆忙而至的我,大部分孩子都主动拿出本子记作业,只有小琛怪叫一声,小家伙本以为可以偷懒呢。我心里不禁有些暗笑,“大家根据第七课所学,自己设计一课圣诞树,并根据所画写出五个英语句子。小琛呢,需要写出十个句子。”小琛有些颓然。

其实作业布置五个句子,我是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能力的,小琛学习中等,十个句子对他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的目的是要他改正自己不端正的学习态度,我也准备了第二天的说辞——结合他无法完成的作业,好好教育他一番。

第二天课代表将作业送来,却意外的在没完成作业的名单里没有发现小琛的名字,急忙找到小琛的作业,令我意外的字迹整齐,十个句子不但写完整了而且基本没有语法上的错误,我不禁感叹万分,不是孩子们没有能力,只是我们没有适时发现他们的潜力。

换种眼光看孩子的行为,会发现孩子的举动皆自心生。

小越是班上一个不苟言笑的女孩子,相处了半年之久,我几乎没见她笑过,偶尔也只是若有若无的一丝微笑。但我也没见过她的眼泪,即使面对我的训斥之时。我便认定她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孩子。

可是就在这一周之内,我不但目睹了她的开怀大笑,也见到了她的泪如雨下。

本周伊始,为了调动孩子们各方面的积极性,班级出台了一项新的“制度”——按照新划分的小组进行竞争,每周结束后总结,分数位居第一的小组,可利用班费为他们照张小组合影。消息一出,教室里欢声如雷。更让我惊讶的是小越——眉开眼笑,手舞足蹈。那种兴奋,让我看到了一个孩童的无拘的天真,久违了的浪漫又出现在属于它的脸庞上,于我那是一种怎样的惊喜啊,于她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欢喜啊!原来和同学们合影留念,对他们竟有如此大的魔力。

一周很快就结束了,很遗憾,小越所在的小组名落孙山。在夺魁小组的欢呼声中,我又一次地关注了小越——伤心垂泣,泪如雨下。这还是那个我曾经认为“表情肌”不发达的孩子吗?

感受着一连串来自小越的意外,此刻的我也真的有些悲喜交加了。悲的是,半年来我一直没找到小越的切入点,禁锢了原本属于孩子的天真;喜的是,对于老师的关注,他们是如此的在意。这也无疑给了我强烈的信息,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关注点,关键在老师如何去挖掘、去引导。

小越那双含泪的眼睛一次次的在脑海中浮现,想想孩子们一周来的新变化:课堂守纪了,下课文明了,不乱丢垃圾了…..那么多积极上进的孩子,虽然于心不忍,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

放学的铃声在耳畔响起,欢快的乐曲让我的心也轻松起来,迈向教室的步伐也变的轻盈。一会儿我还是会替小越遗憾,但我会告诉她,她今天成了我的老师,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并不是孩子缺少喜怒,而是老师没有挖掘到孩子的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想法真的是不同的,作为老师,我会在不同的问题上,多学一点教育心理学,换种眼光看孩子,也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多考虑他们的所思所想,为孩子的发展做好一名教师应尽的义务。

篇6:中职学生心理学教育浅析论文

关于中职学生心理学教育浅析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毕业后绝大多数学生便直接面向社会,投入生产一线,这与普通中学教育相比较,从学习内容、过程和毕业走向上均是不相同的。正因为如此,尽管中职生和普通中学学生同属一个心理发展阶段,但由于教与学的环境不同,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探究全新的教学模式。

1中职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

1.1自身因素

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生一样,同属一个年龄段,同处在青春成长时期,同样是由于知识和经验不足,因而存在看问题不全面,综合调节能力明显欠缺,个性心理倾向不够稳定,情绪化情感用事。而就读中职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在初中阶段因学习成绩跟不上,影响升学率而被过早地被划成“另类”的学生,因而得不到包括心理学意义在内的应有的教育。因此与普通高中生相比较,他们的起点较低、差异较大、厌学现象较为严重。存在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浓、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这是中职学生在心理上同普通高中生的一种区别。

1.2家庭因素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仅以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孩子,且期望值过高,而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实际能力几乎不予考虑。要求过高往往会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和压抑的心理,严重的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

1.3社会因素

当前正是市场社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求职困难已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性问题,而求职的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中职生自入校到毕业,危机感等心理压力一直重压在其心理。社会上激烈的职业竞争,致使中职学生产生很大的压力。

1.4学校因素

当前许多中职学校仍然是以理论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向,而对学生心理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这就使得学生的心理很难得到健全的发展。

1.5学科因素

中职学校与普通中学相比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差别,专业课程较多,且专业性较强,教学方法和时间的支配也有异于普通中学,造成许多中职学生难以适应这一环境,所以学习、生活均感到压力很大。

2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当前解决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通过心理学教育,可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抗挫折的调节能力,减少中职学生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可以引导每个学生都能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方向发展,即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完好的发展。进而为他们将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能做到抗拒诱惑、承受挫折、自我调节。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动力,也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2.2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中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学校德育不仅是外在地向学生施以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等认识性的教育,同时也包括对学生进行心理学意义的教育,促使学生由道德认知到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在这过程中,可以说更多的是体现为德育心理学原理、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也可以说,这几乎已经成了学校德育过程取得实效的一种工作规律。

2.3心理学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帮助

心理学认为,在学生的学科性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学生的认识心理和意向心理,如果教育者能使学生这二者达到辩证的统一,学生就能有着好的学习心态和好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习的需要、动机、目标和行动就能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自觉一致。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再能根据学生个性的心理实际,能在适合的时间和空间,使用适当的方法,那就能使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的程度。这便是心理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义。

3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操作

3.1加强学校领导,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各中学校应根据需要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要在课题研究、教育管理、人员培训、资金使用、工作奖惩、成果推广、科普宣传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有条件的学校应成立心理学教研室,设立专职教学与研究教师。各职业学校要建立起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和团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要使学校每一位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3.2建立中职学生心理学教育档案

通过档案的建立,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现状,使教师对每个中职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心理欲求、学习心理等有全面了解,为教师科学地管理和教育学生提供直接的方法,从而使中职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心理学教育档案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确定心理学教育档案的内容。主要是有关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特点等材料。中职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为中职学校教育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中职学生心理档案一般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亦即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及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特征、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其次是中职学生资料的搜集。搜集反映上述档案内容的资料和信息,这是建立心理档案的关键。学生资料的搜集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自述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和心理测验法等。最后是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解释和建立心理档案。在搜集了学生资料后,就要对每一种资料,尤其是心理测验的结果进行解释,并结合学生基本情况提出教育培养上的建议,然后再建立更为系统的心理学教育档案。

篇7:西安文理学院体育系学生教育实习现状调查论文

体育教育实习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发现西安文理学院体育系在教学中的问题,总结出实习生在教学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意见,并根据这些问题及时进行教学改革,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变化及社会的需求,从而培养具有更强教学能力的毕业生,使其在就业中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西安文理学院体育系级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和阅读了有关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习方面的文献资料,通过了互联网搜集了有关教育实习的最新资料和改革动态,将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真理分析。

(2)问卷调查法。对学校体育系2006级全体实习生发放问卷,发出问卷56份,回收有效问卷55份,有效回收率为98.2%,在实习单位发放指导教师问卷12份,回收1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3)访谈法。对2006级体育系实习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他们的实习情况及实习感悟,为本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4)数据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逻辑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实习生对体育教学实习工作积极性及态度的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有63.6%的学生喜欢教育实习活动,对实习工作投入较多的时间,能够积极为实习工作做准备,还有90.9%的实习生能够按时完成教案,上课能够按教案计划进行安排,教学内容方法较丰富多样。这基本反映出大多数学生热爱教育实习教学,并且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体育教师的标准来衡量检验自己的实习工作。还有9.1%的学生对待实习态度不积极,对教育实习活动不喜欢,这些实习生几乎不能按教案计划进行安排每次课,对实习工作投入热情少。经走访调查得知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不好,专业技术不过硬,对所带学生没有耐心等。这9.1%的比例不低,因为西安文理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是投入到体育教育工作中。体育专业教育中学校对这部分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使他们能够担当起体育教师的重任。

2、实习生教学能力方面的分析

(1)实习生课堂教学情况的分析。从调查结果看,指导教师和实习生自身对实习生评价为好和较好占51.38%与34.49%,还有33.5%实习生的教学能力比较欠缺,与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在六项指标中,实习生的课堂组织能力为45.4%,基本被指导教师认可。其中,讲解能力、教法运用和创新能力这些方面是需要提高的。在术科教学中促进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能够根据讲解对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创新能力是实习生最欠缺的,有45.4%的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千篇 一律,没有创新精神。这说明学校除正常的教学外,应指导学生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应督促学生课余多读书,拓宽视野,以提高思维能力,进而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实习生所学理论知识运用情况分析。调查显示,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不足,理论知识的运用率较高的是田径为19.4%,三大球为36.3%,武术为8.9%,其次是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解剖学,各项的技术规则,其他还有外语和计算机等相关知识。走访得知,基础理论、技术规则等方面的'知识运用较少的原因是: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认真学习,知识掌握不好,运用能力差。所以,平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以便在条件差的情况下,具有应对和展现自己专长的能力。

3、实习生对教学效果的评定

从调查结果看出,指导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满意。采访实习生,调查到实习生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有43.6%认为好,有17.8%的实习生认为需要提高。调查到有9.7%实习生对教学效果不满意。其主要原因是:认为实习场地、器材短缺,教学内容过于枯燥,自身教学能力方面欠缺太多。访问指导教师,他们认为有33.3%实习生课堂经验不足,有15.8%口令调队较差,有16.7%教学程序不清晰,有34.2%缺乏应变能力,实习生对实习工作不重视,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数据表明指导教师认为实习生的综合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结论与对策

1、结论

通过对西安文理学院体育系学生教育实习的调查分析,体育系学生大多数对参加教育实习是重视的,一少部分学生对于实习的态度还有待转变,体育课程设置基本合理。如果能对专业开课计划进行改革,以适应基层的教育教学,调整课程的开课学期,以便直接适应教育实习,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于实习工作的管理可进一步加强。

2、对策

(1)强化学生实习意识,加强实习教育,为实习做好充分准备,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锻炼。

(2)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在能力培养方面需要从实践中获取和提高,制定出能力培养计划。

(3)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学校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应给予学生指导及更多的条件。

(4)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吕晓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1].聊城大学学报,(3).

[2] 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4.

[3] 张楠.体育实习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探讨[J].体育学刊,(4):103-104.

[4] 曹莉,孙晋海,曹景伟.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实习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学,(6).34-36.

[5] 王启明.体育教育实习[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篇8: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课程学习现状调查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课程学习现状调查论文

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课程学习现状的调查,了解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艺术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针对零基础学生艺术课程学习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学习建议,为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的一门艺术形式,通过声音、色彩、肢体语言传递情感,使听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感受美的滋润。艺术课程教学是幼儿园的一门重要课程,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和能力对幼儿的艺术教育影响很大。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师资培养的摇篮,艺术课程的学习状况将直接影响幼儿师资的队伍水平。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通过高考的大文科考试进行招生,艺术素质基本为零,面对这样没有基础的学生,给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此,笔者针对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在艺术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以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的改革。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旨在了解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课程学习的现状,分析这些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探索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1. 问卷设计

通过文献检索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影响因素探讨和分析,理清本次调查项目,组织本课题组成员与学前教育专业不同年级的部分学生座谈,对涉及学生艺术课程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印证、筛选,共同确定、编制了调查问卷。并把调查内容分成两个部分: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侧重于了解学生基本情况、艺术课程现状,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内容。开放式问题侧重于了解学生艺术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以及如何提高等内容。

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理清研究思路,设计研究问卷等。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针对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级、级、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86份,有效率达93%,被调查者严格按要求回答问卷,我们对有效问卷186份进行统计处理。

(3)访谈法。利用课余时间对个别学生进行访谈,同时召开座谈会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对了解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3. 研究对象

样本来自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3级、2014级、2015级的学生, 其中2013级50人,2014级60人,2015级90人。同时每班选5人进行座谈,共计45人参与座谈。18人进行了访谈。

三、结果与分析

1. 学生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显示,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目前在校的学生在入学前的艺术课程学习情况基本为零。所有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都上过艺术课,主要以唱歌、画画等为主,8%的学生参加过艺术社团。5%的学生在小学或幼儿园时期学过器乐、舞蹈、美术,现在基本遗忘了。10%的学生完全没有音高概念,8%的学生五音不全。1%的学生为色盲,3%的同学身体协调性不好。由此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招生的学生艺术基本条件较差。要在两年学习中有较大提高,能够胜任幼儿园的艺术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2. 艺术课程学习现状调查情况

(1)艺术课程学习目标的调查。

根据图1调查显示,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课程学习目标不明确。其中53%的学生没有学习目标,5% 的学生有目标,30% 的学生不确定,12%的学生没有想过。100%的学生认为学习艺术课程困难。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艺术课程学习缺乏目标,对艺术课程学习感到困难重重。

(2)艺术课程学习内容的调查。

根据图2调查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艺术课程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有9%的学生完全听不懂,43% 的学生能基本听懂,但自己平时练习有困难,48% 的学生能够完全听懂,但自己平时练习还有些不能掌握的。由此可见,学生基本能够听懂艺术课程学习的内容,由于艺术课程属于实践类课程,因此艺术课程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够完成,即使听得懂教师上课讲的内容,要真正做到还是有困难的。

(3)艺术课程学习方法的调查。

根据图3调查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8%的学生缺乏艺术课程的`学习方法,不知该如何练习。37% 的学生基本能按照教师讲的学习方法练习,但效果不明显。40% 的学生完全按照教师讲的学习方法练习,有一些效果,但不十分明显。15%的学生完全按照教师讲的学习方法练习,效果显著。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教师讲的学习方法练习,但效果不很明显。

(4)艺术课程学习效果的调查。

根据图4调查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效果表明有20%的学生无法正常还课,45%的学生能勉强还课,但还课质量不高。26%的学生能还课,还课质量较高。9%的学生还课质量高。由此可见,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效果较差,学生还课质量较低。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基础薄弱,在艺术课程学习过程,困难重重。主要包括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艺术课程学习缺乏信心;艺术课程的内容能够听懂,但在练习中不能准确应用;在学习方法方面比较单一,除了教师讲的方法,不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不明显。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提出以下建议:

1. 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艺术课程学习的自信心

艺术课程的学习与其他课程有一些相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之处。因为艺术是声音、语言、肢体和感觉的结合,对于初学者来说,对声音的音高不敏感、对发声器官不了解、手指不灵活、动作不协调等问题都是很正常的。学生要明确艺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自信,让自己敢张嘴唱、敢动手弹、敢动手画、敢动腿跳才能进步得快,要克服自身胆怯的弱点,大胆地展示自己。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学生,在教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喜爱艺术,帮助学生树立艺术学习的自信心。

2. 认真理解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勤思考多练习

学生要认真听课堂教授的内容,抱着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有不懂或不理解的内容要及时请教教师,尽量把问题留在课堂内解决。教师要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反复、耐心、细致地讲解,直到所有学生都能够掌握为止。还要告诉学生课后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该如何练习,练习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等,让学生课后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

学生课后练习的过程中要反复回想教师上课的内容和要求,认真练习,不能图快,要慢慢来。还要多思考,用心练习,在练习中细心体会声音、肢体、色彩的变化,同时多听多看优秀的艺术作品,反复琢磨、感受,才能提高。

3. 严格按照教师指导的方式练习,不能投机取巧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定要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练习,一般在课堂上教师会把重点和难点给学生讲解清楚,并反复演示,确保学生能够理解,以便课后练习。同时教师也会教一些练习的方法,学生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能偷懒,只有严格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练习才能快速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在练习中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练习的方式,以满足个性上的差异。

4. 加大练习的时间,提高练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

艺术课程的学习主要依靠实践练习,俗语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上有所突破,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练习,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教师讲的内容和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还是有差距的。因此,学生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把上课的内容掌握好。因此,对初学者来说必要的学习时间必须保证,每门艺术课程每天至少要保证一到两个小时的练习时间,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关闭手机,全身心投入练习,不可一心多用,要边练习、边思考、边记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保证学习的效果。在练习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反思、总结,将正确的声音、动作、图像牢牢记住,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篇9:小学教育与学生需求探讨论文

小学教育与学生需求探讨论文

一、关注学生的需要,校长对教育要有“全新的理解”

教育以人为本,要求校长的办学要有正确的学生观,要始终坚持着以下的办学思想:要敬畏生命,尊重每一个学生,要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要研究、观察、了解学生,以开阔的眼界,开放的心胸,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正确地看待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要懂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理解每一个孩子的需要,要给学生有安全感,要能够给予每一个孩子留下健康、快乐、完整的童年,校长要与师生共同分享每一个人成长的快乐时光。要培育学生,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和环境,让每一名学生做更好的自己,能够有教养、有品位,有责任感,有自我发展的空间与自由,要勇于激发学生自我成长、发展内在的需要和力量。

二、关注学生的需要,学校的管理要关注学生的视角

我们要从孩子的视角看待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创设各种平台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进来。关注学生的视角,要秉持这样的原则:学校里的一切工作是否充分考虑了学校的管理主体,从孩子的角度来实施,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让学校培养的对象成为社会的积极的构建者。关注学生的视角,要求我们的管理要给师生留下自主的空间;要努力地营造有“爱心”的管理氛围,让孩子接纳;要让我们的师生保持灿烂的笑脸,让每一位孩子拥有纯真的笑脸。关注孩子的视角,要求我们的管理不能出现“缺位和越位”(即:儿童在儿童立场上的缺位,成人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以牺牲儿童的需求、兴趣、爱好为代价,实现成人的教育意愿与目标,导致儿童立场的成人化)。这要求我们的管理者和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从培养“合格公民”的使命出发,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让孩子能够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积极主动的健康发展。

三、关注学生的需要,要处理好“三个问题”

1.结构性。学校结构性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校长要多采用“结构性”的思维方式,不要“点状”思维;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关系;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党政关系、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学校与社区的关系;面对结构性问题,校长要有爱心、宽容、尊重他人、体谅他人之心;要不断地加强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

2.制度性。学校长期发展的根本在于制度的建设。评价一名校长的好坏之一要看校长对于学校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贡献情况,好的校长为学校留下好的制度、文化,这是给学校留下值得传承、发展的东西。

3.价值性。学校的制度对于师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校长在充分发挥个人对学校发展促进作用的同时,应当建立起有利于师生和谐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制度。让学生乐学、会学、学好;让教师乐教、会教、教好;让行政干部乐管、会管、管好。因此,校长在学校的制度建设上要能够让我们的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做人,让每一位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让教师喜欢教书育人;让行政干部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和较高的管理艺术。

四、关注学生的需要,必须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关注学生的需要,必须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要有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关怀、了解孩子,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责任与义务;要关注学生独立的心理世界,让学生在自己的世界获得自由,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要求学校的管理关注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要帮助孩子能够获得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知识、态度和技能;要让孩子得到认知、情感、实践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倾听孩子们的话语与心声。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要求学校必须为学生创设安全、健康的保护环境。人的身体、精神和社会关系的康乐是良好学习的核心因素。因此,学校要为孩子创设有利于孩子身体、情感和心理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要求学校办学目标的确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校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让学校的孩子成为快乐、健康、知识丰富和适应社会的儿童;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保障学生的各项权利;让学校成为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学校;学校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全纳性的、友好的课堂和学习环境;要使师生在关爱中学会关爱,在接纳中学会接纳,在平等中学会平等,在民主中学会民主,在安全中体会到快乐、健康、幸福的成长。

五、关注学生的需要,要树立“新的课程观”

当今教育的要旨是个性化学习,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在不同科目有不同的能力。个性化学习不仅事关学生的发展,而且关乎学生未来的生存方式。因此,学校的课程设置要在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基础上,改善课程的格局,使课程设置兼具工具性与专业性。学校的办学不能忽视学校的“潜在课程”即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孩子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学校要让资源在课堂流通起来,建立教师与学生“零距离”的关系,而非“我教你”的关系———教师的教育尊严在于教师的自尊、自重,为学生负责上。

我们关注孩子的成长要让每一位孩子以学校主人的身份去参与自己的事情,让孩子树立民主观,主动积极地参与,让孩子拥有属于自我知识的构建、内化与愉悦的游戏时间。我们现在的教育比较缺乏的是关注学生的需要,这是对教育的“亵渎”。学校教育只有建立在关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达到“有教无类、因人施教”的境地,才是对教育的真正理解,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才能让人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地丰富,达到自我的完善,才能让人具有“永生”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关注学生的需要,让我们的教育真正地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让我们的每一位孩子有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关注学生的需要,让我们的教育与学生的幸福、发展未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他们的一辈子负责;关注学生的需要,要求每一个教育者要能够多一份责任感、危机感和使命感。从大的方面讲,关注学生的需要也是关乎民生,关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兴衰,关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篇10:幼儿园团体学习现状调查的论文

幼儿园团体学习现状调查的论文

论文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幼儿园团体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幼儿园的团体学习存在着学习活动形式化、学习过程结构化、组织方式模式化的现象,由此带来了幼儿教师团体学习效率和质量的低下,进而造成了团体学习资源的无形浪费。

论文关键词:团体学习幼儿教师 专业成长

一、问题提出

团体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实效的学习理论与策略,已经进入幼儿园教师的学习生活,并成为了园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所谓团体学习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或目的)而将不同的个体集合起来的一种共同学习形式,大致包括三种:指导型的团体学习,如校外专家、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等对教师的指导;表现型的团体学习,如上公开课、教学成果展示等;研究型的团体学习,如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等。本研究涉及的是幼儿园日常性的研究型团体学习。加强对团体学习内容及过程的管理,不断提高团体学习的效率与效力,应该成为幼儿园团体学习中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希望了解目前幼儿园团体学习的基本现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分层抽样法,对江苏、广东和河南三省六所不同性质和级别幼儿园中的幼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者共发出问卷196份,收回184份,有效问卷178份。问卷回收率为93.9%,有效率为%.7%。第二阶段采用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某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参与式观察,小、中、大班各一周,跟随该班教师参与各种形式的团体学习活动,并对该班教师进行了初步访谈。第三阶段采用访谈法对5所幼儿园60位幼儿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团体学习的基本现状

团体学习作为当今幼儿园教师教育和园本培训的主要方式,已经得到普遍的推广和运用。从江苏、广东和河南三个具有不同区域特征和文化背景省份回收的178份有效问卷也充分证明了团体学习在我国幼儿园存在的普遍性。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幼儿教师参加团体学习的比例上,100%的教师承认参加过各式各样的团体学习。其中,82.5%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经常参加团体学习,只有9.6%的教师不经常和7.9%的教师偶尔参加。在团体学习的组织方式上,91.6%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幼儿园经常组织团体学习,只有8.4%的教师认为幼儿园不经常或偶尔组织团体学习。63.5%的教师认为参加幼儿园内部组织的团体学习多,只有3.9%的教师认为参加园外的多,两者都多的占32.6%在团体学习的时间安排上,一周组织一次的占67.4%,两周一次的占23.6%,时间不固定的占9%。也就是说,团体学习已经成为幼儿园惯常的、较为固定的学习形式。在团体学习的内容上,87%的教师认为团体学习主要进行的是业务学习,13%的教师认为主要是政治学习。在团体学习的成员组成上,教师、园长和业务副园长是学习的主体,其中,幼儿教师参与的比例占100%,园长占82%,业务副园长占78.1%。保教主任参与学习的比例尽管只占41%,明显低于教师,但明显高于后勤主任和其他工作人员(分别为10.7%与8.9%)。

(二)团体学习与教师个人的关系

调查表明,88.8%的教师认为团体学习有利于个人的专业发展,9%的教师认为团体学习既有利于又不利于个人的专业发展,还有2.2%的教师承认根本没有考虑过该问题。在参加幼儿园团体学习的.态度上,83.7%的教师表示喜欢参加,3.9%的教师表示无所谓,只要跟着学就行了,10.7%的教师表示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只有1.7%的教师表示不喜欢。在喜欢参加幼儿园团体学习的原因中,41.4%的教师认为参加团体学习可以使自己从别人那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15.9%的教师认为团体学习的氛围非常好,可以各抒己见,21.5%的教师认为可以了解他人的毛同想法,还有20.9%的教师认为团体学习比单个学习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而不喜欢参加团体学习的主要原因中,41.6%的幼儿教师认为当前的团体学习没有层次,针对性不强,23.6%的教师认为在团体学习中容易受制于他人的观点,24.7%的教师认为当前的团体学习过于强调形式,学不到更多的东西,6.7%的教师认为在团体学习中,总是个别人讲的多,自己总是没有发言的机会,还有3.4%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团体学习,依靠个人学习就可以了。

(三)团体学习中教师的表现

团体学习是一种互动式的知识共享过程,幼儿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直接影响着团体学习的效果与质量,但我们的问卷结果却显示,在关于“团体学习中幼儿教师是否经常发言”的问题上,38.8%的教师不经常发言,34.2%的教师偶尔发言,只有27%的教师经常发言。其中,14%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在团体学习中很容易受别人观点的牵制,84.3%的教师认为较易受别人观点的影响,只有1.7%的教师认为自己比较能够拥有个人的主张,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意识地提取他人的知识和经验。而在“团体学习中是否经常失掉个人观点”的问题上,10.8%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经常失掉个人的观点,82.5%的教师认为有时失掉个人的观点,只有6.7%的教师认为自己拥有较强的判断力,不容易随波逐流。

(四)团体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活动形式化。

团体学习需要借助一定的学习形式开展活动,但形式仅仅是为内容服务的。过度形式化已成为当前团体学习中存在的一大障碍。在“你认为当前幼儿园的团体学习应该改进吗,为什么?”这一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中,1/3以上的幼儿教师回答:“学习流于形式,形式大于内容”。以下是幼儿园教师的典型回答:“幼儿园的团体学习越来越追求形式了。学习活动成了一种形式上的东西,让人越来越没有兴趣了。”“团体学习已经出现形式主义的倾向,(不能)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引导大家学习一些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东西。” 任何学习都需要采取恰当的形式,但过度形式化的学习带来的不是学习质量的提高,而是学习效果的下降和教师学习兴趣的降低。流于形式的团体学习忽视了学习的根本目的,长期处于该种学习境况下的幼儿教师,因总是满足不了个人学习的愿望而将逐步产生“学习疲劳”,进而造成学习热情的丧失和团体学习效力的减弱。

2.学习过程结构化。

“当人们知道在一种情境中如何行动―既他们知道他们自己希望他人怎样,他人希望他们自己怎样的时候―这种情境对于他们就可以说是‘结构化了’。这也就是说,团体中的成员对于这种情境有了一种共同的概念。”121在团体学习的初期,经过团体成员的摸索和尝试,逐步使学习活动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对团体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有利的。但过于结构化的学习则会逐步使团体学习演变成一种僵化的、缺乏活力和吸引力的学习方式。在开放式问题“你认为当前幼儿园的团体学习应该改进”的原因分析中,1/3的幼儿教师提到了“团体学习的高结构化”问题。我们从多位幼儿教师关于团体学习现状的开放式访谈中,也能明显感受到以上问题的存在。以下是教师们的典型回答:“我们幼儿园每两周进行一次团体学习,主要是业务学习,有时也有政治学习。现在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学习的基本程序了,所以学习的时候不用考虑太多,只要跟着主持人的思路走就行了。”“我进人我们园已经好几年了,一直都是比较严格按照固定的学习程序学习,不管谁主持都差不多是这样的程序,而且差不多总是固定的一些人在讨论的问题上争来争去。大家已经习惯了,也不想轻易去改变。”“我们现在的学习过程主要由主持人来确定,但我觉得控制的过于严格。可能主持人怕中间出现环节上的失误吧,总是把环节之间设计的很紧密,好像是赶场一样,有时刚开始讨论,就进人下一个环节了。学习又不是赶场,是很灵活的。某个问题大家争议很多,又很重要,就应把这个问题讨论得深人一点。缺乏灵活性的学习会让人觉得没意思。”

3.组织方式模式化。

每个幼儿园都拥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模式,这往往成为每个幼儿园的学习特色。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膜式实质是用一种简化的结构方式,对复杂对象作出简略的解释,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常常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在某种学习理论的指导之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活动,就会逐步形成较为固定的学习模式。任何学习模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局限性,间它应该是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动态平衡模型。如果为了维持某种学习模式而不能灵活地加以改进和改变,就会造成模式化的局面。在幼儿园团体学习中,一些幼儿园为了保持自己的学习特色,长期以来坚守一种组织方式不放,造成了学习吸引力的减弱、学习时间的浪费和学习质量的低下。从教师对“你认为当前幼儿园的团体学习应该改进吗,为什么?”这一开放式问题的典型回答中,我们可以对此类现象有更深人的了解:“我毕业后就一直参加我们幼儿园组织的各种团体学习,每次学习尽管形式上和内容上会有所不同,但大体都差不多,几乎都是一样的组织方式,所以我一直认为团体学习就是这样的。”“我们每次学习的时候,总是比较固定的几个教师在发言。”“我们幼儿园的团体学习采用的是三段式的组织方式:看课、评课、提建议。不是说这样的组织模式不好,而是应该经常变换和尝试一下其他的模式。这会让教师有新鲜感,学习的兴趣会更高,也会更有收获。”

四、结语

对团体学习中存在的以上问题,一些园长和幼儿教师已开始有所感知。在178份有效问卷中,30.3%的幼儿教师认为现有的团体学习需要改进,51.7%的教师认为有的地方需要改进。但在目前制度化的管理下,团体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还没有引起幼儿园管理者和组织者的更多关注,而由此引发的单位时间内团体学习的效率问题,也未能引起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幼儿园还是教师本人,只是在一直延续着团体学习的行为,并未认真核算过学习效益―学习投人与学习产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幼儿园和教师个人在团体学习中投人的时间、精力和为每次团体学习进行的各项学习资料的整理、物质材料的准备等,与团体学习的效力之间并未呈现应有的正比关系,没有带来丰厚的学习回报,这其实是对团体学习资源的无形浪费,可见幼儿园现有团体学习的现状有待改进。

篇11: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

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

近年来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调研发现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高,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学习意志力弱、对网络资源利用不足、教师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会带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再提高.

作 者:刘宗开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刊 名:内江科技 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 年,卷(期): 28(12) 分类号:H3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专业学生   调研  

篇12: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启示论文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启示论文

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实质”教育的转轨。要进步学生的实质,首要要使老师队伍具有杰出的实质。要更新咱们老师的教育观念和进步自身教书育人的技能。培育学生的思维才干、逻辑才干、表达才干、思辩才干、外交才干和立异精力则永远是教育最实质的中心。

用教育心理学的常识,去发现学生、呵护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刻画自个、创造平常教育亮点、培育学生的综合心理实质等方面动身,以一个个经典的小故事、小事例为切入点,加以简明而深入的心理学剖析,从多视点、多方面剖析、总结了老师怎么在教育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常识,使自个的教育愈加有用的办法。没有艰深的理论,有的仅仅咱们身边常见到的教育教育事例,透过事例科学奇妙的浸透了心理剖析。经过学习,我对教育、教育进程中的心理学疑问有了更深入的知道,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

咱们的教育对象是高级职业技能学院的学生,老师要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的前提下进行教育。我校学生年纪从十七岁到二十三、四岁,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年纪在十八、九岁居多,这个期间,他们灵敏,多疑,既喜爱独出机杼、别具一格,激烈表现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精力,又简单缺少全面、客观、辩证的剖析疑问和解决疑问的才干,易走极端,有时还有些过火,缺少变通性。本来,他们的需求不只局限于讲堂和教材,他们爱好广泛,关心时势、体育、科技等,勇于宣布自个的见解,仅仅他们有时盲目追逐潮流,爱钻牛角尖,咱们看待学生就像对待一颗钻石,切割好的钻石有五十八个面,咱们平常底子留意不到它有这么多面,而是看到了它的光泽,这正是咱们应当反思的,要以赏识钻石的心态去看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内涵学习动机的中心,是一种寻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自身的内驱力,表现为好奇、探究、操作和把握做法。“情境”不仅指实际生活情境,还包含模仿外交情形、扮演情形、直观教具情形、想象情形等。情境教育不仅是培育学生外交才干的最有用手法,仍是会集学生留意力、激起活跃参与的好办法。

作为老师,对于特性过火、学习上不思进取的学生,仅仅一味的批判,对他们发怒,是不能使他们改动的。教育学生没有全能的“最佳的办法”, 针对不一样的学生,选用不一样的办法。只需咱们了解学生的心理,选用合适的办法,去饯别对症下药。终究助长学生的优势,纠正学生的缺少。

二、教会学生学习应是咱们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习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辅导下,有意图、有方案、有组织地进行取得常识,构成技能,培育才智的'进程。学生学习是在老师的辅导下,把握必定的体系科学常识为使命。咱们高级职业院校培育的学生,理论常识与着手操作并重,学生把握学习办法,为将来的作业和学习打下杰出的基础。学习——作业——学习,他们的学习是为作业打基础,为了十分好的作业,还要不断“充电”,作业中遇到扎手的疑问,经过查看材料,向同行讨教——学习,使疑问方便的解决。

学生要把握新常识,有必要在了解的基础上,使新旧常识发作含义联络。学生在已有常识经历的基础上,找出新旧常识之间内涵的逻辑关系,使新常识同已有的常识结构融为一体,构成新的认知结构。

大家常说如今是常识爆破的年代,各行各业的常识开展十分快,这意味着不学习新常识必定会掉队,所以学生应不断“改写自我”,以适应新形势。学会学习是现代人个别开展的要害,学会学习即是学会生计。教会学生学习即是让学生把握生计的最基本的技能。

三、有用的心理预期

老师是典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进程是品格完善的进程,老师的品格力气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老师要真实变成学生的引路人。

老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老师,对学生的爱应是忘我的、对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老师还要长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开展需求。

老师对学生的爱、关心和等待在教育作用上所发生的一种耳濡目染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进步,使学生愈加自负、自傲、自爱、自强,激起学生的学习热心。在学习中要充沛调动学生的活跃性,使他们带着爱好主动地去学习。

老师真实的爱有助于学生智力、情感、特性的顺利生长,老师的嫌恶将致使学生智力阑珊、精力痛苦,所以咱们要把每个学生都看作“雕像”,对每个学生都寄予希望,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可以向着自个所希望的方向开展。

在教育中,调和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反之,师生交流不畅,简单使学生发生了解误差、豪情敌对和做法的失常。对缺陷较多而又缺少改正自觉性的学生,一味的批判,持有成见,乃至轻视,是思想教育作业的大忌。人际交往的和谐、调和是以真挚为前提的。“以心换心”,以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豪情的交流。“当咱们无法改动一些残酷的教育现实时,就试着改动自个;当咱们不能改动学生的过去时,咱们可以努力改动他们的如今。”不管老师是要有平常心、公平的情绪,仍是要能充沛信赖与了解学生,我想都源于一个字——那即是“爱”。有了爱,就能克服一些不良的心态,像烦躁、果断和厌恶等,也能作业得更活跃些吧。

四、对教育作业者的启示

教育心理学内容十分丰富,很多常识都十分专业,作为一名老师,研讨和学习心理学,会给咱们很多启示。老师只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才干取得更多的教育手法和办法,乃至是教育教育的灵感。

老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常识传递的视点来反映老师的主要性。老师是办理者。老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办理和谐才干,才干使教育更有用率,更能推进学生的开展。老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而,老师必需求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一样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合适本班学生的学习战略,并在上课进程中多加思考,当令改进教育办法和战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育,争夺精雕细镂。

在新课程变革的背景下,必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开展为本,以新的教育姿势迎接新的应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开展。高尔基从前说过:“只要满怀自傲的人,才干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傲沉溺在生活中,并完成自个的意志。”

老师有必要学好教育心理学才干使习得的学习论原理转化为教育技能。为咱们的教育决策供给心理学根据和应用技能。教育规划是一项杂乱的技能,需求很多心理学和教育学常识作辅导。老师有必要知道并了解讲堂教育的一般进程。讲堂上的任何教育办法或技能的选用有必要合适教育目标的需求。激起和保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育进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老师要顺利完成教育各个环节的使命,有必要自始自终对讲堂进行有用的办理。

经过学习,收获很多,学到了很多教育心理学的常识,让咱们对自个从前的教育作业做法进行了必定的反思。在今后的作业中更多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视点去了解学生的做法,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懂得学习,而且可以变成自个的将来的规划师。作为一名老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怎么有用辅导学生学习将是老师职业生涯中最主要的作业。学习教育心理学让咱们对将来的作业愈加充满信心。

篇13:健美操选项课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论文

健美操选项课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健美操选项课学生调查研究

论文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公共健美操选项课学生进行调查,从认知水平、学习内容、考核标准等方面研究公共健美操选项课学生学习的现状及影响学习现状的因素,结合实际情况,探究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途径。为推进健美操选项课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各大高校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学生对于健康的认知也日趋增强,“生命在于运动”更成为至理名言,各种运动项目越来越引起学生的喜爱和关注。目前,世界各国的体育课程正改变传统的以“科学自身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的理念,沿着人本主义课程的发展,其课程的内部结构正在不断得到完善。健美操作为一项很有特色的运动,在我国全民健身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大高校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健康已成为学校体育中核心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了健美操中来,健美操变成了学生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健美操作为动感十足的体育项目,在现今的高等学校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尊崇。对于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目的的高校来说,开展健美操是非常有必要的。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以体育课程中健美操选项课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的问卷调查,累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73份,有效问卷243份(女生第一选项100人,女生第二选项105人,男生第一选项14人,男生第二选项24人),问卷有效率达84.3%,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走访了多名任课老师;查阅了国内有关健美操的文献,对本论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指导。

2.结果与分析

2.1学生选择健美操的意向分析

结果显示:在选择学习健美操的原因中显示喜欢的占51.1%、好奇想试一试的占36.6%、没办法才选的`占12.3%。可见学生公共健美操选项课的意向半数学生是明确的,但还有少数学生对其不感兴趣,为了修学分无奈才选。

2.2学习健美操的目的

结果显示:68.2%为增强体质和健美塑型,22.3%为陶冶情操,还有9.5%的学生是为了减肥选择了健美操课。

2.3健美操学习对于学生的感知分析

造成男女比例感知差异的原因是由生理特征及项目的特点决定的。女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后期,其身体形态、机能、心理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体育中竞争性较强的项目兴趣逐渐减弱。而女生的协调性与柔韧性相对男生要好,所以在选择项目上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健美操,而男生相对于女生体力较大,协调性与柔韧性相对于女生差些,所以在选择项目上会选择较刺激,有对抗性的项目。

在对健美操选项课上课内容满意程度结果显示:很满意的占39%,还可以的占35%,不满意的占26%;在不满意中继续调查,学生认为对公共健美操选项课上课质量影响最大的依次是场地的选择和音响的效果;音乐的好坏;教师;器材的应用等。 2.4学生身心变化

结果显示:上第一选项的学生在对形体健美匀称、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增强(生病减少)、心情舒畅改进程度中“非常明显的”分别为39.5%、28.1%、22.8%、49.1%,“较明显”分别为46.5%、51.8%、42.1%、37.7%、“不明显”的分别为14.0%、20.1%、35.1%、13.2%,上第二选项的学生在对形体健美匀称、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增强(生病减少)、心情舒畅改进程度中“非常明显的”分别为7.0%、14.7%、18.6%、48.8%,“较明显”分别为39.5%、65.1%、53.5%、34.1%、“不明显”的分别为53.5%、20.2%、27.9%、17.1%。这也说明上两学期健美操课锻炼的效果比上一学期要明显。

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健美操后,通过健美操选项课的学习只有17%学生能尝试健美操的创编,其他15%学生只能听懂健美操音乐的节拍,37%知道健美操中的基本技术(步法、手势),31%能将动作和音乐很好地结合起来。但在另一项的调查中有78.5%的学生在健美操课结束后还希望继续进行健美操锻炼。这说明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还是很浓的,但健美操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功能上还没发挥出来,需要对健美操课堂内容精心设计才能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最好发挥。

在理论课中应该向学生讲授健美操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健美操的概述、特点、锻炼价值及竞赛规则;向学生讲授乐理常识,包括节奏、韵律、风格及如何欣赏音乐等;向学生介绍健美操运动时的生理卫生和保健卫生知识及运动常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的一般基础知识及音乐对健美操的重要作用,为实践课的顺利教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从生理学上讲,健美操运动遵循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运动形式独具风格,运动内容丰富,以各种强度的肌肉活动使身体肌肉纤维变粗,进而达到塑造体型的目的,同时运动负荷刺激内脏器官,促进呼吸,加速血液循环,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肌体免疫力,完善内脏器官功能。而从调查的结果显示,上两学期健美操课锻炼的效果比上一学期要明显。所以,我们课外活动也可指定健美操动作较好的学生担任课外辅导员,充分发挥其特长,这样既能巩固教学效果,又能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魏秀芳.高校女子健美操选项课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9月

[2]崔瑞雪.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内容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化工高等教育,第2期

[3]隋晓斌.健美操教学在高校体育中的独特作用.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月

[4]宫家秀.安徽省大中学校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发展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年1月

[5]安红.高校健身健美操选项课教学改革.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

篇14:健美操选项课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论文

医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推荐度:大学生毕业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推荐度: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推荐度:美术教学研究论文 推荐度: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健美操选项课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论文集锦

随着各大高校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学生对于健康的认知也日趋增强,“生命在于运动”更成为至理名言,各种运动项目越来越引起学生的喜爱和关注。目前,世界各国的体育课程正改变传统的以“科学自身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的理念,沿着人本主义课程的发展,其课程的内部结构正在不断得到完善。健美操作为一项很有特色的运动,在我国全民健身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大高校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健康已成为学校体育中核心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了健美操中来,健美操变成了学生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健美操作为动感十足的体育项目,在现今的高等学校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尊崇。对于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目的的高校来说,开展健美操是非常有必要的。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以体育课程中健美操选项课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的问卷调查,累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73份,有效问卷243份(女生第一选项100人,女生第二选项105人,男生第一选项14人,男生第二选项24人),问卷有效率达84.3%,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走访了多名任课老师;查阅了国内有关健美操的文献,对本论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指导。

2.结果与分析

2.1学生选择健美操的意向分析

结果显示:在选择学习健美操的原因中显示喜欢的占51.1%、好奇想试一试的占36.6%、没办法才选的占12.3%。可见学生公共健美操选项课的意向半数学生是明确的,但还有少数学生对其不感兴趣,为了修学分无奈才选。

2.2学习健美操的目的

结果显示:68.2%为增强体质和健美塑型,22.3%为陶冶情操,还有9.5%的学生是为了减肥选择了健美操课。

2.3健美操学习对于学生的感知分析

造成男女比例感知差异的原因是由生理特征及项目的特点决定的。女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后期,其身体形态、机能、心理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体育中竞争性较强的项目兴趣逐渐减弱。而女生的协调性与柔韧性相对男生要好,所以在选择项目上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健美操,而男生相对于女生体力较大,协调性与柔韧性相对于女生差些,所以在选择项目上会选择较刺激,有对抗性的项目。

在对健美操选项课上课内容满意程度结果显示:很满意的占39%,还可以的占35%,不满意的占26%;在不满意中继续调查,学生认为对公共健美操选项课上课质量影响最大的依次是场地的选择和音响的效果;音乐的好坏;教师;器材的应用等。 2.4学生身心变化

结果显示:上第一选项的学生在对形体健美匀称、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增强(生病减少)、心情舒畅改进程度中“非常明显的”分别为39.5%、28.1%、22.8%、49.1%,“较明显”分别为46.5%、51.8%、42.1%、37.7%、“不明显”的分别为14.0%、20.1%、35.1%、13.2%,上第二选项的学生在对形体健美匀称、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增强(生病减少)、心情舒畅改进程度中“非常明显的”分别为7.0%、14.7%、18.6%、48.8%,“较明显”分别为39.5%、65.1%、53.5%、34.1%、“不明显”的分别为53.5%、20.2%、27.9%、17.1%。这也说明上两学期健美操课锻炼的效果比上一学期要明显。

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健美操后,通过健美操选项课的学习只有17%学生能尝试健美操的创编,其他15%学生只能听懂健美操音乐的节拍,37%知道健美操中的基本技术(步法、手势),31%能将动作和音乐很好地结合起来。但在另一项的调查中有78.5%的学生在健美操课结束后还希望继续进行健美操锻炼。这说明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还是很浓的.,但健美操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功能上还没发挥出来,需要对健美操课堂内容精心设计才能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最好发挥。

在理论课中应该向学生讲授健美操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健美操的概述、特点、锻炼价值及竞赛规则;向学生讲授乐理常识,包括节奏、韵律、风格及如何欣赏音乐等;向学生介绍健美操运动时的生理卫生和保健卫生知识及运动常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的一般基础知识及音乐对健美操的重要作用,为实践课的顺利教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从生理学上讲,健美操运动遵循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运动形式独具风格,运动内容丰富,以各种强度的肌肉活动使身体肌肉纤维变粗,进而达到塑造体型的目的,同时运动负荷刺激内脏器官,促进呼吸,加速血液循环,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肌体免疫力,完善内脏器官功能。而从调查的结果显示,上两学期健美操课锻炼的效果比上一学期要明显。所以,我们课外活动也可指定健美操动作较好的学生担任课外辅导员,充分发挥其特长,这样既能巩固教学效果,又能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高师学生职业情感现状调查

试析对皖西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的思考论文

略谈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研究论文

公共体育课基础理论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

西部高师成人教育音乐理论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

高中政治教学现状研究

教学反思研究现状

小学快乐体育课构建研究论文

以职业能力标准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究

论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现状调查论文
《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现状调查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现状调查论文(推荐14篇)】相关文章:

体育课教学论文2022-10-27

视听说教学培养综合技能分析论文2023-05-17

面向研究型幼儿教师培养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论文2023-01-09

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纵横论的论文2022-09-25

声乐发展史在高师声乐教学的重要性论文2023-03-06

浅析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对策教育论文2023-01-19

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招生思考论文2022-12-04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2022-05-06

优秀硕士论文范文2022-04-30

高师 音乐专业舞蹈课教学浅议论文20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