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资源对终身学习的影响论文

时间:2023-06-05 08:28:26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教学资源对终身学习的影响论文(精选15篇)由网友“最强奥特曼”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历史教学资源对终身学习的影响论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教学资源对终身学习的影响论文

篇1:历史教学资源对终身学习的影响论文

历史教学资源对终身学习的影响论文

摘要:教学资源是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支撑条件,正是因为有了教学资源的支持,才使得实现真正意义的终身教育成为可能。在历史教学中,各类教学资源所能发挥的作用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历史知识学习的终身化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历史教学资源;概念;终身教育;影响

在教学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对教育、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可直接促使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对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合理利用是实现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是满足历史课程活动需要的根本之所在。因此,要想顺利推进历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有效达成新一轮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就必须对历史教学资源的有关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促使这些因素转变,为历史教学发展提供原动力。[1]

1.教学资源与历史教学资源

(1)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指的是为正常的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可利用的一些条件,一般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材、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可供教学利用的教学素材等,当然也包括宏观上的教师资源,教学所用的教具、办学条件、基础设施等,从广义来看,教学资源也应该包括或者涉及一些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教学资源广义上的定义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被教学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撑教学或者是为教学服务的人、财、物、信息等。狭义上的定义是指学习资源,主要就是教学材料、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后援系统等。[2](2)历史教学资源。历史教学主要指的是以发展学习者综合素质和提高学习者文化修养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历史教育、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观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以增强整体素质为主要宗旨的教育活动。广义上的体育教学涵盖了社会上的历史主题教育、学校历史教学活动等。而狭义上的体育教学主要指的就是学校课堂上的历史教学活动,是在学校教育中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组织的,系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培养教育过程。历史教学资源可以是物化的,也可以是非物化的,物化资源可以是一些教具、教学设施、教材等,非物化的资源包括一些观念上的支持、群众基础等。

2.终身学习的概念

终身学习是国民教育中的培养目标之一,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主要是指人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过程中学习、参加的一些与教育有关的活动。也就是说终身学习本身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是人的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要素和内容;其二,终身学习也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思想以及观念的指导下,以学习与教学的系统化、整体化为宗旨,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生活背景下为人类个体提供参加教育活动机会的一种实践过程。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学会的不应仅仅是具体的历史知识点、概念等,而应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一些现实的问题,学会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运用历史教学资源提升终身学习的`实效性

关于“实效性”的概念,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实效”的汉语意思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动因产生的客观结果,一般指好的方面的效果。实效性则是指某一事物或过程具有的实际效果。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各类教学资源的介入将会很好地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象。而在终身学习方面因为有了各类历史教学资源作为支撑,教学过程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扩大历史教学的影响面,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丰富教学资源的历史课堂,是需要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的安排应该是紧密的,教学的组织应该是系统的,能够实现的教学效果也并不是仅仅局限于知识点本身,更多的是要通过资源的运用去培养学生独立的历史思维与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历史教学资源在终身教育中能够发挥出来的实效性界定为: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背景条件下,历史教学资源对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灵活把握的实现程度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春朝.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2]韩雪松.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篇2:远程教育资源对课堂教学影响论文

远程教育资源对课堂教学影响论文

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媒体,可以让教师搜集、整理出切合实际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很容易突出教学课程中的重点,教学难点也易于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还为学习主体提供了学习实践可能,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近年来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十分迅猛,教育软件、教学资源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已愈显愈重要。黑板、挂图等辅助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要求了。因此,怎样把课堂教学和远程教育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扬长避短,才能最大地发挥其效益。

一、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媒体,可以让教师搜集、整理出切合实际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

媒体技术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全过程,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备课人,课程内容和技术能力来确定是否需要,用多,用少,是否真正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和教学难点的突破,决不能为使用而使用,只求新异而忽略其他教学手段的应用。绝不是利用现成的软件,讲几句串词就行,而应该对所使用的表达手法、方式,考虑问题的角度、提出的问题、举出的例题、练习的习题等等严加斟酌,仔细剖析,而不仅仅是求形式走过场。应根据具体要求,创造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提供有利于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的对象。充分利用其特点激发和带动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另外,已有软件很难符合教师的教学意图和知识本身的科学内涵。克服这一点只有教师自己根据自己对教材处理的思想自己编制辅助教学课件,才能够克服机械引用的弊端。这样,对教师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不仅要对教材、教学、教法和学法有很深厚的功底,而且电脑技术也要求很高,同时为了避免造成教师劳动负担过重,对别人的课件或软件进行科学剪接、加工,有效利用和使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也是很好的途径之一。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才能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心理研究表明:七至十二、三岁的儿童思维正处在从具体的形象思维方式向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过渡,但其大部分仍是具体形象思维。这就决定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点落在形象事物上。远程教育资源正是以它独特的“魅力”将学生吸引住,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它以色彩斑斓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兴趣的激励下,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动画,很容易突出教学课程中的重点,教学难点也易于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

要处理好课堂教学容量和学生承受能力的关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教材区分出不同类型的知识,对教材内容具体处理,缩短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差距,认真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动画辅助教学无疑能够加大课堂容量,但由此必然带来知识的累积速度与学生理解掌握程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因而不要误入“题海”的怪圈,应当增加学生讨论的机会和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教学活动。还有,动画辅助教学信息通过屏幕来展现,画面停留时间短,所以重点内容不仅要增加重复次数,而且重点内容还应通过书面表达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消化,教师应及时处理最好是和学生共同讨论出现的问题,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从多角度认识事物,从而提高学生能力。解决教学重点和教材难点,是教学的关键,如果处理不好,就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任何时代的教育总是以学生掌握知识、学习技能为主体的,而学生技能的`获得是离不开知识的进一步实践应用,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为学习主体提供了学习实践可能。

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多媒体应用,为教学提供了很为方便的辅助手段。但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替代教师主导性的作用,更不能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许多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偏离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制约了多媒体课件功能优势的发挥,甚至起了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如: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而不注重实效;一味追求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全盘托出,全然不顾学生的思维锻炼,也不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主体性的发挥;长此以往,学生对很多知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而综合、概括、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又哪里谈得上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无不需要实践的锻炼。实践是人的能力和精神得到多方面自由发展的生生不息的源泉,是发挥儿童主体意识和创造力的最有效的手段。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创造了实践条件,提供了实践可能。

四、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课堂编导者,课件制作者而言,即要考虑到知识处理的科学化,直观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一定要不拘泥于技术水平的高低和既有思维框框的限制。由于制作者本身固有的思维局限性,表达手法和方法也缺乏多样性,所以应该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才能启动创新意识,才能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常言说得好:有“感”而“发”。远程教育资源正是以它鲜明的色彩,动人的形象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而刺激他们的思维,以引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但对他们的积极思考、勇于创新我都进行了肯定鼓励。可见,远程教育资源提供的丰富的感性材料,给每个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与学科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符合现代教育形势的需要,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知识开辟了新的途径,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它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为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不仅要考虑到知识和技术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观念和意识的更新。要科学正确的研究和探索现代化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真正减轻学生负担,推动素质教育进程,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3:体育教育对终身体育的影响的策略分析论文

体育教育对终身体育的影响的策略分析论文

我们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育。做好对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育教学,是高校达到体育健康课程目标及价值的有效保障,是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体育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奠定能力之储备及心理素质之稳固基础。

一、体育教育对实施终身体育的作用

体育教育是现今社会对人体发展产生主导作用的活动,会影响到人之一生的体质及健康。所以,高校的一切活动皆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依据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精心建构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激活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于体育活动中的自我反馈意识的能力以及自主锻炼、自主控制与终身参与体育的能力,让体育教育在青少年身上所发生的影响长久地发挥作用,给终身体育奠下坚实的基础。一个人若想实现终生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则必须坚持长期的体育锻炼,可是影响终身体育的原因有许多,除了因自身体育观、社会责任感,自主锻炼能力等因素导致出现的影响之外,体育教育方面的因素对终身体育产生的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是体育教育教育,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体系中,处于连带家庭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中间部分,对履行终身体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体育教育应当奠定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现代教育倡导“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体育教育若是只注重阶段效应,而未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及健康奠下坚实基础,我们说此种体育教育教育是不能成功的。国家颁发的新《体育课程标准》中有很多方面体现了体育教育改革应当落实终身体育理念的措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对广大学生指明了终身体育的方向,即体育教育应当重点培育学生的体育观念和能力以及习惯,应当有意识地与终身体育接轨。从终身体育方面来看,体育教育处在中间环节,起承前启后的功能,既是终生体育之基础,也是发展我国体育战略的关键,体育教育采取体育课内外相结合的举措,为广大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当前高校对学生终身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高校终身体育教育的状况与终身体育发展不相适应,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终身体育的观念淡薄

在高校不管是教师抑或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淡薄,对终身体育理念认知不够,缺乏一定程度的深入了解。

(二)体育教育教育教学的内容与现代的.高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以往我国体育教育教育教学的内容都是以竞技体育内容为主,而现代体育发展的趋势是以娱乐、休闲、健身及探险等方面为主体。

(三)投资不足,受场地设施等条件的限制

投资不足给体育教育教育的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对其他运动领域的拓展,体育设施等到环境条件局限了更多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

(四)严格的考核制度,侧面影响了学生实施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规范和程序化,将有助于维护体育教育课程的统一。

四、强化对高校学生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对策

终身体育教育业已成为体育教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针对当前体育教育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终身体育教育工作的状况与问题,提出如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强化高校终身体育教育工作

高校应当发挥体育教育的主体作用,全面展开终身体育教育宣传和引导工作。高校教师应当把开展好终身体育教育当做责无旁贷的重担,改变过去旧的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建构和调整体育教育教学内容,进一步搞活体育课堂氛围,不断增强运动的乐趣,以及具有健身娱乐性质的内容成分。在对高校学生实行体育意识的培育过程中,应当先从体育教育引导方面切入,要逐渐激活学生对体育的兴致,对现今体育发展的需求。高校之所以要运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教学及教学辅助措施就是为了把学生之体育兴趣和爱好可以持久地保留下来,促使其最终实现锻炼的最佳功效,并构成稳定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二)强化对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高校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不但依靠于对相关体育基本理论的学习,并且还需要依靠对体育实践活动的真情实感体验,屡次实践的过程是对真情实感的体验及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深化理解,当感性认识借助自身努力升至到理性认识时,体育价值观较好的构成,则会出现质的飞跃。所以,体育教育活动对培育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其特殊的作用。高校经常向学生灌输相关运动理论和常识、营养方面知识与保健方面的知识、卫生方面的常识与健康方面的常识,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锻炼对其终身健康的优越性,促成自主锻炼的优良习惯,为终身体育奠下基础。

(三)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高校学生的体育技能

高校应当把培养学生自发锻炼能力融会在整个教学阶段中,不仅要向高校学生传授运动技能,而且还应当积极培训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认知能力,让高校学生明确参与体育锻炼的意义与作用。而且,高校在体育教学中还应当培训学生于独立锻炼环境下的自主性,以及对锻炼的次数自我控制能力、锻炼时间的自我控制能力、锻炼强度的自我控制能力、锻炼动作的自我控制能力等,实现主动锻炼意识要求的目标,为终身体育奠下坚实基础。

(四)加大体育教育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

切实解决体育教育运动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增添体育项目,拓展体育活动范围,让学生对体育活动拥有更宽的选用余地,适应满足高校学生的各种不同需求,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上不要再拘泥于原来的竞技类项目上,应当有意识的向休闲、娱乐类等体育运动内容方面倾斜。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教学是培育学生拥有终身体育习惯的主要模式之一,是培育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的重点环节。当前终身体育已成为世界各地体育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体育教育培育人才不但需要着眼于眼前,更需要放眼未来。因此,体育教育教育教学应当充分利用好此历史机遇,把终身体育锻炼融入到的体育整体教学规划当中,促成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的良性的体育锻炼习惯。在提升高校学生的身心素质健康的同时,充分运用学生在高校学习的宝贵时间,有效培育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终身体育奠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晓东. 新中国普通体育教育课程指导思想体系研究:回顾、反思与建构[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01)

[2]付海涛. 浅析体育教育教育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影响[J]. 体育世界(学术版), ,(05)

篇4:从教学资源到学习资源论文

从教学资源到学习资源论文

【论文摘要】资源建设是发展远程教育的核心问题,把握好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在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过渡时期,有必要梳理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之流变,即从教学资源转变为学习资源。通过对二者的概念渊源以及辩证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理念指引下建设的学习资源,较传统的教学资源更能够适应和满足远程教育的需要。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学习资源的优势,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资源的粒度、学习者的参与度、资源的便捷度以及资源的交互性等问题。

【论文关键词】教学资源 学习资源 资源粒度 资源建设

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施加教育影响的新型教育形式。发展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因此,资源建设的定位和水平直接决定了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在当前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过渡时期,有必要梳理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之流变,即从教学资源转变为学习资源。肯綮所在,关乎开放大学的办学质量。

一、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溯源

教学资源(TeachingResource)的概念根植于教育技术的媒体观。所谓教学资源一般是指为教学的有效开展而提供的各种可利用的素材和条件,通常不仅包括文字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还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

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视听教育方兴未艾,新媒体种类不断涌现,媒体应用日益广泛,至70年代,媒体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的中介要素。鉴于此,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首次提出了学习资源(LearningResource)的概念。

按照资源的完备与适用程度,学习资源又可分为设计资源和可利用资源。所谓设计资源,是指以教育教学为目的,专门开发设计的资源,包括文字教材、录音带、录像带、多媒体课件等;而可利用资源,是指那些本来并非为教育教学目的而专门设计,但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教育利用价值,因而用于教学服务的资源,如软件工具、音像资料以及多种多样的网上信息资源等。无论是设计资源还是可利用资源,都是学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程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的教育形式。今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学习者学习为中心的远程开放教育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过去沿袭的服务于教师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已不能够完全适应新的教育形式要求。由此,资源建设的定位应当有所更替,即由服务于教育教学转向为以自学导学为目的。实践中,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资源建设,正经历着从教学资源向学习资源的转变。这种资源建设的流变,正是开放大学在成立伊始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

在此,广义的学习资源可以界定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信息、资料、设备、人员、场所等诸多要素。要把握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脉络,必须梳理它们的辩证关联。

二、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辩证关联

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在资源信息载体上具有共同性。比如,文字材料、录像带、录音带、多媒体课件等载体形式,既可以为教师教学所用,构成教学资源;也可以为学习者学习服务,成为学习资源。这些信息载体在当今远程教育中,制作的方式方法更倾向于依赖网络技术。

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除了载体上的共同性之外,其服务教学的共同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教与学双边活动相互间存在紧密联系,无法割裂,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过多地主导教与学的过程;在今天的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的学是主,教师的教是辅,也就是说,教与学的重心发生了偏移。因此,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的重心也理所当然地需要进行调整与变化,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应各有侧重,侧重点的倾向性即为两者的差异所在,即:一方面,二者的直接服务主体有所不同。教学资源是直接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服务的,实现教学目的是它的最终目标;学习资源是直接为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服务的。另一方面,在设计上,教学资源体现的主要是教学特色,学习资源体现的是自学助学特色。学习资源较教学资源更加强调学习过程,强调通过设计完整的学习过程帮助学习者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最终的学习效果。

三、学习资源建设的重点考虑因素

教师作为学习资源设计与建设的中坚力量,应当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从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角度出发,避免将学习资源建设成为教学资源。为此,在资源设计与建设时,应特别对以下几方面给予关注。

1.资源的粒度

学习资源的粒度是对学习资源的大小、尺度以及详细程度等特征的标准化描述。学习资源的粒度决定了学习资源的重用频率与效率、制作人员的工作量,以及资源传输、交换与共享的便利性。

粒度过大的资源信息量大,重用效率高,但资源的重用频率较低,资源开发人员的工作负担往往较重;粒度过小的资源虽然重用频率高,便于传输与共享,但相对信息量小,重用效率低下。因此,大、小粒度的优缺点客观且明显。

以录制一节流媒体课件为例,如果流媒体课件时间过长,未必便于学习者在工作之余全部观看学习;反之,时间较短的流媒体课件,以其针对性较强,知识模块化、案例化、专题化的特点,更能够吸引学习者。

再以制作一门网络课程为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程要求栏目多样,内容丰富,有利于学习者经常浏览。网络课程可以说是小分子组成的大颗粒。粒度大小应当取决于学习内容的规模。因此,有必要视具体情况分别选取大粒度、中粒度和小粒度的资源,以发挥各种粒度形式资源的最大优势。

基于对学习资源的粒度权衡,青岛广播电视大学4月举办的开放教育教师公开课观摩比赛,便尝试选择了中小粒度的资源。过去,教师录制一节流媒体课件往往是一节课堂教学时间,这次参赛的教师突破了这一传统,将过去的`40分钟录制时间改为15~20分钟,每一段视频力争讲清、讲透、讲好一个问题、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案例,力争做到短小精悍,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国内相关的尝试,还包括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的视频辅导“颗粒化”试点,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学习者的参与度

首先,“现有的绝大部分资源是由专家或教师建设并提供的,没有师生共同参与建设的资源,缺乏学习者对课程知识的独特理解、阐释、质疑、批判和创新环境”[1]。毕竟,学习资源是为学习者而建设,学习资源的建设应当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意见,让学习者参与选择、评价、表达意见,这样才能够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热情,而不是仅仅由教师根据自身的设计理念、个人兴趣而制作产生。

其次,学习资源建设过程中缺乏学习者的参与,“学习者的理解将会限制在教师提供的框架范围内,阻碍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培养”[2]。学习者参与学习资源建设也是他们思考、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在资源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获取和运用知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自身的思维潜能。   最后,开放教育的学习者从事的工作往往与其所学专业有密切联系,有的学习者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和积累的实践经验是非常值得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和分享的。这些资料和经验可以转化为有使用价值的学习资源。

在学习者参与建设学习资源方面,现在也有了一些尝试。下半年,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对法学专科毕业实践环节进行了改革,将案例分析和答辩加入到毕业实践环节当中,教师将优秀的学生案例作品上传到电大在线相应课程栏目中,进一步充实了课程的案例资源。青岛广播电视大学20教师公开课观摩比赛,其评审过程采用了由专家和学生共同打分的机制,让学生来评价教师的讲课,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上网浏览课件的热情,同时也有利于筛选出一批受学生欢迎的优秀学习资源。另外,上海电大孙慧老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尝试了网络资源师生共建模式,该模式“包括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情景模拟剧,由管理经验丰富的电大学员作专题讲座等”[3]。

3.资源的便捷度

开放教育的学生通常是在工作之余上网学习,在建设学习资源时,应当充分考虑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习惯,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便利。因此,既要在学习资源设计过程中考虑选择便利的网络传播载体,又要在学习资源建设中配套相应的支持服务。

目前,学习者利用网上学习资源学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脑上网进行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上网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开放教育的学习资源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媒介,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这样,学习者便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手机上网,利用网上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手机上网较电脑上网更为便捷。

另外,目前开放教育各专业各门课程的学习资源往往由文本、音像、网络学习资源组成,资源数量多,形式多样,但多呈分散状态,缺乏整体感。资源的分布只有教师详细了解,学生在未充分导学的情况下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丰富的资源在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自学带来了困扰,如果缺乏针对性强的导学支撑,将增加学生的学习障碍,限制学习资源功效的发挥。可见,学习资源的使用需要导航和指引。

从开始,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每学期各专业制定导学计划书,在计划书中向学习者提供中央电大、青岛电大两级平台上各门课程资源情况表。在资源情况表中,列出各门课程资源栏目名称、课件名称、资源数量以及每一项学习资源对应的关注度和推荐指数。使学习者能够对两级平台上的资源情况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学习者了解学习资源、使用学习资源的效率。

4.资源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远程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根据媒体在教学中的不同作用,交互性可分为教学系统的交互性和学习资源的交互性。教学系统的交互性是指媒体能够支持人与人之间相互通信与作用的能力和特性[4]。目前,教学系统的交互性基本上能够实现,比如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QQ、MSN、E-mail或者BBS来实现。所谓学习资源的交互性是指学习资源能够引起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某一个或某一些品质。目前,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资源交互性相对比较匮乏,在学习者使用资源的过程中,能够使学习者对学习资源呈现的学习信息做出积极、公开的反应,同时资源也可以依据学习者的反应做出相应变化的设计还并不多见。

增强学习资源的交互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定的设计和技术支撑。在实践中,可以进行情境设计,设计出仿真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情境下,学习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与学习资源进行互动,依据彼此的反应作出回应。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以法学专业为例,案例教学是法学专业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支持,设计出网络模拟案例教学的场景,使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得与参加案例教学面授课堂相同的效果。

总之,资源建设是发展远程教育的核心问题,把握好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秉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习资源较教学资源更能够适应和满足远程教育的需要。远程教育工作者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资源的粒度、学习者的参与度、资源的便捷度以及资源的交互性等问题,充分发挥学习资源在自主学习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2]毛美娟,汪维富.国家精品课程与国外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比较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3).

[3]孙慧.网络学习资源师生共建模式的实践——以上海电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0,(4).

[4]陈丽.远程教育中教学媒体的交互性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7).

篇5:论快乐体育教学对终身体育形成的影响

论快乐体育教学对终身体育形成的影响

本文通过快乐体育教学对终身体育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为正确地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将学生从学校体育引向终身体育.

作 者:刘俊平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太原,0450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7) 分类号:G40 关键词:快乐体育   终身体育   教学  

篇6:信息技术教学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分析论文

摘要:当代社会, 各类科技飞速发展, 信息技术在这其中更是一路领先现如今, 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在经济、教育、军事等多个大的领域, 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更是遍布在各个角落。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信息技术在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大学教学与中小学教学差异较大, 当代大学教学越来越多的是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结合起来, 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势, 可以很好的进行互补。但信息技术的涵盖范围较广, 所以在大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强弱, 师资团队水平高低进行仔细的斟酌选择, 以便真正做到高效率的教学。

关键词:大学教学; 信息技术; 创新;

大学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 同时大学也是年轻人的聚集地[1]。各类新鲜事物, 潮流事物都会在大学里格外突出, 学生们进入大学是为了学习更高等级的知识。所以大学教育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做到保证基本教学质量更要不断创新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 帮助学生们活跃思维, 学习到更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而新的教学模式则需要紧跟现代信息技术的潮流, 创新出更加吸引学生注意力, 更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

1 信息技术在大学中的运用

1.1 网上选课

众所周知大学里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必修课一般为学校或者院系作统一的规定, 而选修课则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自由选择[2]。大学课程繁多, 学生数量也较大, 传统的选课方式工作量大, 耽误时间, 而且很可能有些感兴趣的, 很容易出现名额一早就被抢空的情形。面对这种情况, 现在大多数的大学都采用了网上选课的形式, 不仅节约学生们的时间,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不仅可以在线选择课程, 甚至连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等细节方面都可以自由选择。同时也替教师们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1.2 网上教学

现代教育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在不断发展起来, 那就是网上教学。目前网上教学已经越来越普及于中小学之中, 这种教学模式在大学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大学要求学生络课程, 并且还将学生络课程的时长计入学分, 以这种方式来促使学生们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 网络教学信息量大并且速度快, 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了解学习到新的知识。

1.3 PPT课程的制作使用

现如今绝大多数的学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会使用到PPT (Power point, 演示文稿) , PPT的出现大大减少了教师的板书量, 不仅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同时又能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相结合的方式更加直观透彻的理解知识。通过视觉和听觉的配合, 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 在学习数学之类的课程时, 通过PPT课件使静态而又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动态而具体, 这样便能帮助学生轻易理解抽象性问题。同时这种动态的教学还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并保持学习的兴趣, 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篇7:信息技术教学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分析论文

2.1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教学在大学中更多的也就是多媒体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新颖, 并且种类繁多, 可以更好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这种教学模式相比传统课堂而言气氛更活跃, 没有太多的拘束, 而课堂上活跃的气氛可以不断刺激学生们的思维, 使得学生们更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在课堂上积极的与老师, 同学进行交流与探讨, 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2.2 学习主动性的养成

大学与中小学的管理模式差异巨大, 在大学里没有班主任天天叮嘱学生上课不许睡觉不许玩手机, 没有家长会每天晚上催促学生完成作业。这样的管理模式会使得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变得很不适应, 没有了老师家长的唠叨和催促, 一部分学生会变得越来越懒惰, 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等。慢慢地甚至发展成为逃课, 考试作弊等严重后果。所以在大学里学生的自控力和自觉性是极其重要的, 大学四年能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 决定权掌握在学生们自己手里。但换个角度想, 如果某个课程枯燥无味, 课堂气氛严肃压抑, 这样的课堂又会有几个学生会真正感兴趣愿意去学呢?课程新颖有趣才能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这样学生们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后必定会有思考并产生疑问, 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之下学生们就会慢慢开始学着自己去探索, 去研究, 久而久之遇到问题主动学习的习惯就能逐渐养成。

2.3 为学生提供更宽广, 更自由的学习空间

传统的教学采用的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局限于某一个课堂某一个老师, 学生没有办法获取到更多知识。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当代大学生所能接触到知识范围更广, 可以搜集来自全国或者全世界的知识, 甚至还有机会能与各地的名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些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积累知识, 提高自己的水平。而对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 他们也可以利用这种网络渠道及时的进行查漏补缺, 因为在大学里老师一般都是上完课就走了, 也不会再因为某个学生成绩较弱而给他单独“开小灶”, 更多的都是要靠学生们自己主动学习。

3 结束语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信息技术将发展得越来越迅速, 越来越先进。而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当代大学教学中来, 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弱势, 更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这对当代大学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学习, 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能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而且信息技术教学的巨大信息量和高速的信息传输能够满足各类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学习和积累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枝茂, 信息技术在当代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36 (1) :43-45

[2]刘迪, 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智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 (18) :245-246

篇8:如何积极开发并巧用历史教学资源论文

如何积极开发并巧用历史教学资源论文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面笔者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应如何积极开发并巧用教学资源,以期与同行们商榷,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对于教材,新课改指出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事实上也应该如此。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但绝不是唯一的。因为,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我们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只是其中的一种文字材料而已。可见,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还有很多。

1.图书、报刊资源是常见易获的教学资源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广泛。图书和报刊,社区部门单位有,学校有,不少个人也有,只要留心,它们就是极易获得的。图书馆资料最齐全,如通俗历史读物、中学生历史刊物、历史文物图册、历史地图、历史图表、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考古和旅游等方面的读物,可以借来一用,也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或摘录。在报刊方面,除普遍订阅的日报与历史专业报刊外,《文萃报》、《中国剪报》、《文史博览》等对历史教学也很有帮助。老师平时注意收集和保存这些,就可供急用之所需;号召学生课外去阅读摘录,既可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又能促使他们的“动”,促进课堂的“活”。这是一举多得的事,师生都应该乐意为之。

2.乡土、社区资源是学生最信服、最易接受的教学资源

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应当随时随地地发现和利用社区中的乡土资源,如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巧用这些资源,学生最信服、最易接受,因为他们的现身说法,能够在不同层面,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图片、实物,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很感兴趣,喜欢探究,如果教师恰当巧用这些社区乡土资源,不仅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丰富其历史知识,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活跃历史课堂。如关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章的教学,我就曾组织学生参观“厂窖惨案”纪念馆并请当年的幸存者现场讲述,这样学生对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的.认识非常深刻,教学效果特别好。

3.广播、影视资源是鲜活生动而又丰富的教学资源

近年,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与录音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且容易获取的资源。文献记录片一般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应重点利用的音视频资源。还有一些比较接近历史实际的影视作品和娱乐性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只要不过于违背史实,也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因为它们或多或少地提供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有益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以增强其历史感和历史理解能力。这类资源多,关键在巧用。要巧用,先是精选画面,再是优化重组内容,然后是确定最佳的呈现方式。时下的教育装备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呈现方式可采用录音带、VCD或者课件播放。前两种方式播放,对于一般的学校来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之所以要精选,是因为课堂教学时间短,而可取的资源多;之所以要优化重组内容,是因为这类资源毕竟不是为教学而专门设计的,我们的教学内容比较集中,教学程序也自有体系和规矩;之所以要确定最佳的呈现方式,是因为这些资源生动鲜活,采用其他方式呈现会失去其生动与鲜活的特性。

4.信息、网络资源是丰富而又便捷的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丰富的教学资源。随着教育装备水平的提高,网络已进入不少校园,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使之为历史教学服务。特别是计算机教学的推进,更加方便我们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我觉得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很有帮助的网站有许多,其中尤以“中学历史教学资源”、“人教社―初中历史”、“初中历史教学网”、“中基网―历史”、“历史中考网”、“历史图片素材”、“历史教学资源”等网站为佳。还有一些学校网站如“24小时”、“番禺教学资源中心”、“万源教育网”、“红日”、“天河部落”等也很有特色,我们不妨进行浏览,也会得到一些收获。巧用这类资源,精选仍然重要,更值得注意的是要及时下载并保存,因为有些专题性的资源过期再难觅。如的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专题、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专题,在20的网上是最齐备的,如不及时下载保存,以后就难以获得了。

除了上述的四类资源外,还有一些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我们也可以很好地开发利用。如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等,这些资源也应当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总之,我们应当树立“在生活中寻找历史教学的灵感”的观点,把能够为历史教学服务的资源都尽可能地开发和利用起来,去伪存真,取精用宏,以使学生学习动起来、历史教学活起来。

篇9:家庭教育对学习习惯的影响论文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而家庭教育方式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针对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原因和改善策略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家庭教育

一、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主要表现

1.课前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课前学习习惯存在的不良问题首先便是难以形成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的积极影响是广所周知的,可是小学生基础知识不多、学习自觉性也较差,课前预习工作实施起来仍然难度很大。其次便是上课铃响心却难以收回,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通常会在课间进行一些剧烈的活动,追逐打闹使得情绪和身体都很难再短时间内得以平复,等到上课铃声响了便很难把心及时收回到课堂上来。

2.课中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听课方面,由于小学生的精神集中时间相对比较短,在听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周遭环境、事物的影响,容易做一些小动作、东张西望严重影响听课效率;其次是课堂上的发言情况,有些学生对课堂提问表现的极为积极,,有些学生对答案没有信心便悄不吱声,有的同学虽然内心有回答问题的欲望,可是胆小要么不敢举手要么回答声音很小;最后是与同学的课堂合作情况不好,如今小学生中基本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缺乏团队精神,不怎么喜欢与同学一起交流合作。

3.课后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生课后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小学生不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据了解很多小学生写作业的时候,家长都会陪在身边,帮忙看、读题目、叮嘱他们字迹不要潦草或者坐姿要端正之类的;二是小学生几乎不会自己去检查作业,这个学习环节都是家长来代替完成;三是小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大部分的小学生回家写作业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进行的,他们很少积极主动的离开电视机自觉的去想要完成家庭作业。

二、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原因

1.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一个孩子其成长发展的情况怎样,很大情况上取决于家长的教育。但从笔者的调查结果看来,对孩子教育不上心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不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在孩子们面前不注意收敛自己的坏习气,把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传染给孩子。很多家长虽然知道要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可是自己却没有带好头,没有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还有一些家长在生活中过分宠爱孩子,不利于之后吃苦耐劳学习习惯的养成。

2.家长的文化程度

直接监管孩子学习的家庭人员的文化程度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他们拥有良好的文化教养,那么对于孩子们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若是他们自身都存在着一些学习上的陋习,那么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肯定会是很大的。父母亲外出打工无法监督自己孩子学习生活这已经是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留守儿童”在此一方面的学习问题较为突出,他们的学习通常是在爷爷和奶奶的看管下进行但这个阶段的爷爷奶奶文化程度高的并不多。

3.家庭精神氛围的影响

虽然家庭中的文化氛围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家庭中的精神氛围也事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点。家庭精神氛围即整个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为人处世风格和价值取向的融合而表现出的一种整体家庭风貌。这种整合后的精神氛围对整个家庭之中所有成员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对处于小学学习习惯养成的孩子来说影响力远远大于家庭中物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三、通过改善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很多家长便想错误的认为家长主要负责孩子的监护责任,而孩子的教育责任则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其实,相比于学校与老师,家长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虽然小学生大部分的是时间实在学校度过的,可是父母与家人才是与孩子关系最为密切的,孩子对生活学习中很多事情的认识、了解,都是通过自己的父母得知的。所以家长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创建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心灵的港湾,是成长的避风港,是人一生中所处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因此一个家庭的风气对中孩子人格的塑造和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行为习惯会受到其家长的正确的引导和熏陶,便会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相反,一个生活在充满陋习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必不可少的会被家中的不良风气所感染,养成一些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坏习惯。因此,家长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

孩子学习教育不仅仅是校方的责任,家长需要对学校方面安排的学习任务,布置的工作全力配合,全力支持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平时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定期与老师沟通交流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状况。达到家庭与学校两方面相互配合、共同为了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努力的局面。

四、小结

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孩子今后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身处小学阶段的他们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应该抓住这一良好时机不遗余力的做好家庭教育,培养出孩子优良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晓.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5)

[2]刘晓燕.从家庭学习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J].教育教学研究,.6

篇10:家庭教育对学习习惯的影响论文

摘要:小学生由于其自身的情况和特征,在学习上还不能自主自觉地学习,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来有效地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的学习更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支撑。学校教育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园地和场所,有其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小学生教育主要构成部分的家庭教育对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主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和意义,希望能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各方面还不成熟,在学习上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家庭,对其学习习惯的培养、个人品格的塑造以及孩子的思想都具有极大影响力。我们知道,拥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活跃他们的学习,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还能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小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长远发展,决定着他们的未来,甚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就显得极为迫切了。

一、突出家庭教育中小学数学的课前预习工作

对于知识的学习来说,课前的预习是非常重要的,据调查研究证实,具有数学课前预习习惯的小学生,其学习成绩一般较好,能有效地吸收课堂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小学生在家的时间较长,课堂学习中很少有老师拿出太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预习,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课前预习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我们所说的课前预习主要是小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在家长的引导下进行对所要教学的新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小学生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有赖于家长的悉心引导和慢慢培养。首先,对于家长来说,要清晰地认识到预习习惯的重要性,要给予一定的重视,不能对孩子的复习工作视而不见,在预习的过程中,家长要注重预习的方式方法,做到耐心细致、精益求精,实现减负增效。其次,在数学的预习中,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点评和检测。在点评上以鼓励为主,不断引发他们的成就感,提高他们预习的效果和自觉性。在检测上,要做到题目适当,难易相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查缺补漏。这些良好的习惯也会让学生长久受益,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最后,对孩子的预习要有耐心,须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二、强调家庭教育中小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而小学生好动、精力不容易集中,经常会出现马虎大意的情形,对数学题目缺乏耐心细致的审题,从而酿造一系列的失误,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定要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观察细节,学会细腻地处理问题。在数学作业上,监督孩子认真审题,集中精力,专心答题。小学数学课程虽然内容不多,但时时处处都要涉及到审题,如审题粗心大意必然会导致失误多多。如:学校有一块场地需要大理石地砖铺垫,用面积为0.09平方米的大理石需要480块,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大理石,需要多少块?有的学生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有的学生这样计算:0.09x480+0.4,这是不正确的,因为“0.4”不是大理石的面积,而是边长,应该用“场地的面积÷大理石的面积-方砖的块数”,所以正确的列式是(0.09x480)÷(0.4x0.4)。还有的学生不注意换算单位,直接列式为(0.09x480)÷(4×4),这些也是粗心大意、不注意审题出现的错误。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让学生从小养成细致观察、耐心处理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思想上给予重视,在行为上给予强化。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在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时候,家长必须非常重视孩子的审题环节,让他们学会思考,采取灵活简便的方法给予解答。

三、强化小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对于数学学习来说,需要专注课堂学习,认真听讲。在数学课堂上,要想实现良好的学习倾听习惯,必须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幼小活泼,表现欲望强,喜欢自己说,不喜欢听别人讲话,爱插嘴或者抢话,这些都是对学习极为不利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想方设法地提高孩子的倾听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家长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倾听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视听习惯和倾听习惯。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在给小学生讲故事时,充分采取抑扬顿挫的语言,或者利用手势、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来调动孩子倾听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运用悬念法,让孩子产生好奇,促使他们认真地倾听,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分散他们说话的意识,让他们认真倾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才能在数学课的学习上提高学习效果,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四、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作业书写习惯

作业的写作习惯关乎所有的学科,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极为重要的。在学校有一定的规范来约束小学生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写,但还是有一大部分小学生不能做到自律,对于作业敷衍了事,不认真、不整洁。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就要求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起到示范作用。

父母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要想让小学生具备良好的书写习惯,父母要在孩子平时书写给予关注和多加注意,突出自己书写的良好习惯,给孩子榜样的力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练练小字,写写毛笔字,在书写文字时,要做到认真、整洁、仔细、规范,让孩子感到自豪和欣赏。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动力,促进今后的发展。小学生自我认知还比较匮乏,因此,家庭教育就需要有一定的强化措施。对于作业的书写,必须要求孩子做到字迹工整,簿本整洁,格式规范,例如孩子在做家庭作业时,家长可以这样要求孩子:字迹要美观大方,每一行只能写一个算式,每做完一题,要空一行,列竖式时,横线要用直尺画,簿本整洁就是要求学生尽量想好了再写,少用橡皮擦,已经写错的,应该擦干净了再写,否则,看上去不干净,而且数字也看不清楚,这样既会影响作业的正确率,也会影响美观等要求。对写字的姿势作了要求,如背要挺直,眼离书本要有一尺远等。数学作为理科,难度比较大。学科学习也需要严格要求学生,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步运算、每一次思维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

篇11:素质教育对美术教育的影响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对美术教育的影响教学论文

一、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师和家长对美术的轻视会导致学生的不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忽视自身的素质发展。另一方面,一些选择学习美术的特长生只把注意力放在学习美术专业知识上,忽略了美术学习的本质。这样的学习行为致使他们虽然拥有较强的美术功底,却没有获得审美素养的进步。

二、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了解了我国现阶段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高中美术教学与素质教育应该得到完美的整合,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学校正视美术课程的实践作用。因为各种原因,我国高中美术教育中很少有实践课程,学生大多通过课本以及教师的讲解学习美术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得到的只是美术理论知识,不能直观地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往往只能呆板地完成作业,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高中美术教育应该积极开展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中真正了解美术的含义,促进自身的发展。其二,教师提高自身的美术修养。教师也是影响高中美术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长时间与学生相处的人,教师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高中这样一个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建立正确审美观的重要时期。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增强美术教学能力,以此身体力行地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三,根据实际情况教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播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知识传授影响、指导学生的生活。美术教学更是这样,教师要想取得更显著的.教学效果,就要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如,在教学达芬奇《蒙娜丽莎》的时候,可以先介绍作者创作这幅画的背景,然后讲解这幅画所包含的特殊意义,以及这幅画对后世的影响,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赏析这幅画,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美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素质教育对高中美术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其一,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美术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美术作品不仅显示了创作者丰富的技巧,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可以熏陶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让人从心灵上感受美术之美,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在学习美术时要摒弃过去那种偏重技巧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从美术作品的文化层面进行学习。如,在欣赏郑板桥《丛竹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这幅画的意境,欣赏作品所表达的那种直面人生、不怕失败的精神,让学生从心底感到震撼,并以此鼓舞自己。

其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从本质上来讲,美术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放弃了思想灌输,而是从精神层面感动人、影响人,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塑造人的道德品格。一幅好的美术作品,不仅要有高超的技巧,更应该包含丰富的意义。直到现在,笔者还深深记得在看到罗中立的画作《父亲》时受到的震撼。在看到这幅油画时,笔者的脑海中就会不自觉地出现一系列画面:一位质朴的农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耕作,淋漓的汗水从他脸上滴下,他有着古铜色的皮肤,指甲里满是污垢,端着茶碗。这幅画瞬间感染了笔者的内心,让笔者从心底弥漫出一种不可抵挡、不能言语的感觉。优秀的美术作品总是能让人感受到热忱、善良、勇敢等一些美好的品质,并让人从心底接受这种品质,吸收这种品质,从而让自己的心灵不断完善,自身的行为变得更加高尚。

其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曾说:“艺术教育里的艺术,指的不是一种目标,而是达到目标的一种方法。而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的富有创造力。”美术教育不只是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美术教育从思维上采取类比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新的世纪是一个经济、知识全面发展的世纪,在这个时代里,素质教育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加快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整合的步伐,以此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12: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论文

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论文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高中数学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式,实现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和情感交流,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在学习中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分析能力。情景教学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综合性的教学目的。

一、情景教学的概念

情景教学,顾名思义,是指通过运用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设定特定教学情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承担着带领学生进入学习大门的引路者的角色。情景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最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情景教学将带给学生许多新鲜体验,使学生不自觉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情景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贴近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现实,数学以其抽象性和高要求的逻辑思维能力,被认为是高中各个学科里最难的一门学科,不少学生大有“闻数学而失色”之势。教师通过合理的情景设定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减轻学习数学的畏难、排斥心理,尤其是贴近生活的情境设计,更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学校刚刚举行了篮球比赛,在讲解数列的排列组合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课余活动设计情景:在事先准备好的卡片上写上本班报名参加比赛的10位同学的名字,在黑板上大致画出篮球场的形状。按照比赛规则每队每场只能有5名队员上场,问:我们班的出场队员有多少组合方式?设计情景与题目以后,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这样的情景设计,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参与学习,使他们体味到学习的乐趣。

(二)利用实物,创设教学情境

很多学生因数学的抽象性而将数学学习拒之门外。利用实物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能有效地将数学具体化,这种情境的创设主要依靠的是信息技术。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的变化规律和相关关系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使用《几何画板》展现椭圆形态与离心率之间的关系,制作复杂图形旋转而成的3D图片,等等。

三、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善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最重要的积极影响即在于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设定生动有趣的情景进行提问,提问的过程具有趣味性,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其趣味性和丰富内容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标

教育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活动,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讲解方式往往使学生对老师过分依赖,而高中数学教学的情景教学,从学生本身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通过情景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让学生学会自己动脑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促进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景教学对师生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教师占主导地位。老师孜孜不倦地讲解,学生静静聆听,这种方式使老师在学生心中构建了一个严肃、遥不可及的形象,疏远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有些学生内向,有问题不敢提;有些学生反叛,挑战老师的“权威”。但在高中数学中进行情景教学,使得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化。教师通过引领,带领学生主动参与,与学生一起探讨新知识,师生之间轻松、愉悦的交流互动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融洽了师生感情。

四、结语

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不言而喻,在教学实践中高中数学教师应认识其重要作用并积极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培育出综合型、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作者:李志东 单位:赤峰市元宝山区平煤高级中学

篇13:气候对体育教学的影响的论文

气候对体育教学的影响的论文

【摘要】 体育课是中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学科它有其独有的特点。容易受到天气气候因素的干扰与影响,教学时常常因为 天气气候的变化,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这对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满完成有很大影响。中小学对青少年学生实施自然身体素质 培养与训练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体育教学 高温

30多摄氏度的气温下,操场上的同学们三三两两在巴 掌大的树荫下乘凉,如同晒瘪了的小树一样没精打采。体育教师跑上一趟跑下一趟只是为了把学生拢在操场上。开会时学校领导不停的骂。这就是现实中大多数农村地区3-7月的体育课。 体育课是中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学科它有其独有的特点。容易受到天气气候因素的干扰与影响,教学时常常因为天气气候的变化,不得不临时改变 计划,这对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满完成有很大影响。中小学对青少年学生实施自然身体素质培养与训练的重要内容。 因此,如何根据天气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结合本地区域小气候的特点,制订适合应对天气气候状况的教学实施计划,成为每一 个体育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与其他课程相比较,体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气候因素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大多数的体育课都是在室外进行的,有时候一节精心准备的体育课由于天气的变化不得不停止或另改时间。为此,研究体育教学与气候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学校体育领域内,经过许多学者努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毛振明先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是那些以体育教育为目的,以身体练习、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比赛等为形式,通过组织加工后 的可以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内容的总称。有关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新课程标准》只设置了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并未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的重担交给了一线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内容是作用于学生的有效因素,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际,讨论有效教学内容,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由于课程标准对学生情感和健康方面的要 求具体化,在选择内容上,只要能让学 生情思跃动、想象驰骋、运动活跃、生命力得以张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可以用来作为教学的内容。正是有了这种种努力,课堂教学综合化的程度得到。

作为体育老师,不论是烈日炙烤,还是雪花飘飘,只要铃声一响,就不得不站在操场上。可是在夏天上体育课时,尤其是下午第一节体育课,学生昏昏欲睡,而太阳又如此猛烈,集合队伍时,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操场上烈日焰焰,所以,如何上好高温条件下的体育课,是摆在每一名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解之题。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

1、在天气酷热的夏季体育课上,我经常安排一些运动负荷小、练习密度大的运动项目。如韵律舞蹈、武术、技巧等运动项目。这样,学生练习起来体能消耗不大,又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在高温条件下是行之有效的练习项目。

2、学期计划、课时计划要考虑季节因素,这个季节安排内容项目,要考虑运动负荷不要过大,运动量适中,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是一种负担,让他们感觉夏季体育课同样有趣,又充满人性化。可以安 排一些徒手练习,如武术、太极拳等活动;或占地少的活动,如技巧、毽球、跳绳等。球类项目可以以游戏形式进行,如果必须在场地上阳光下进行练习或比赛时,可分组轮流进行,间歇练习;还可以安排一些素质练习,如立定跳远、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在树荫下可以进行障碍跑、蛇形跑,可以利用树枝进行弹跳力练习,如助跑摸高等。

二、合理利用天然条件,创设适合高温天气时上体育课的小场地

1、利用操场周边有限的树荫,进行小场地的身体练习。我安排学生以分组轮换的方式,进行一些占地面积小、动作简单又有实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进行教学。如仰卧起坐、负重深蹲、俯卧撑、仰卧飞鸟、立卧撑。通过对学生进行力量、柔韧及身体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为各种身体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合 理利用楼房这道天然屏障,为我们创造的遮阳伞。在高温且阳光“毒辣”时上体育课可把地点选在楼房为我们制造的阴凉下。切记这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保持安静,避免与在教室上课的学生互相干扰。

三、对于高温下的体育课我有以下建议:

1、合理安排各个部分的时间和内容: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之间安排3-5分钟的休息时间。

2、控制好课的运动负荷:修改课的内容就,尽量以小运动量 为主。

3、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尽量在没有太阳的地方上课,不管是什 么内 容。

4、对于学生喜欢的篮球课,可以以裁判学习为主。总之在炎热的夏季上体育课,重点在与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篇14:体育教师的性格对教学的影响论文

体育教师的性格对教学的影响论文

知识、智力及专业教育能力,是教师素质的认识因素或智力因素,而教师的性格则是教师素质的非智力因素,这两类因素对教师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务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的。教师的性格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明显的,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共同合作。这是学生取得更好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说,教师在教育中实现了主导作用,学生的身心才能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而这种主导作用要依赖教师自身的性格优劣所决定的。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按心理学中分析性格结构时的方法,从性格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

1、现实的态度对教学的影响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对现实的态度体系的个别特点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这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如对待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待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态度等。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如语言、口气、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是否有同情心、正直、诚实、有礼貌,还是生硬、虚伪、粗暴等,都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其作用直接反应在实际教学效果中。应当指出,某教师在教学中,由于特殊的情况,一反常态地发了脾气,不能就认为该教师具有暴躁的性格特征,只有经常性、习惯性地表现,才能被认为是个体的性格特征。正因为教师经常地、习惯性的以某种态度对待学生(如诚实的或虚伪的)。学生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察到教师的态度。久而久之,教师对待他人的态度及方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身上起了作用,影响了学生性格的塑成,并促使学生以相应的态度对待教师及教师所教的课。两位在对待他人态度上明显不同的教师,教学的实际效果必然有显著差异。

2、性格中的意志特征对教学的影响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个人特点,它是性格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体育教学大多数均在室外进行,外界的各种干扰随时可能影响到教学;课堂上,不论是学生的情况,教师的原因,也常会出现一些事先没想到的问题;体育教学中,学生、教师的身体活动频繁,由于种种原因,还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伤害事故等。面对出现的各种意外,教师能否以坚强的意志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并指挥、引导处理问题,控制住整个教学的局面,对教学活动、教学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3、性格的情绪特征对教学的影响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的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体育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种种刺激的作用下,情绪的反应一般均较强烈,在强烈的情绪反应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被情绪左右,表现为较明显的失控状态,这样的事例很多。如某教师在课前因某事与同事发生争执。经劝说并因快要上课不得不暂时停下,但心中仍不平静,头脑中仍在继续与发生争执者论辩,思想不能集中到课堂上。因发生争执,情绪受到影响,心情不好,并将此情绪带入课堂,具体表现为教师的面部表情、讲话语调、口气、动作示范等都与平时有较大差异,而使课堂的正常教学气氛受到冲击,学生的情绪跟着受影响,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好。

4、性格的理智特征对教学的影响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表现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方面的个别差异。在体育教师当中,对事物的感知上,常见以下两种类型,即快速型和精确型。属快速型的教师往往不善于进行持续性的观察分析,甚至在还没有很好地了解所观察的事情时就做出种种推测。在教学中,一发现学生在掌握技术上的错误就立即着手纠正,常带有一些主观和偏面的倾向,而不能对症下药。精确型的教师在观察了解问题时则表现出敏锐而精细的判断力,处理时往往能一针见血,抓住关键。

有的教师记忆的持续现象较强,从识记某一种材料转到识记另一种材料的能力较弱,先前识记材料的铭记妨碍着对以后材料的铭记;在想象方面则较为狭窄,不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甚至回避问题,宁愿借用现成的答案,喜欢钻牛角尖等,从而不可避免地被现代体育的发展,体育知识的更新速度丢下,与某些教师追求主动记忆、大胆想象及富于创造力的思维方式相比,在教学的主导思想,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就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学的效果当然也不会一样。

篇15: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影响论文

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影响论文

摘要: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已走入了幼儿教育,它为我们开辟家园共育新形式带来了契机。文章从四方面入手就现代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教育教学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打破了传统的家访形式、家长会、幼儿开放日、电话联系等家园联系和沟通方式,为家园合作交流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和谐沟通的途径和策略,努力实现新型的家园网络互动,促进家园共育新渠道的开发与整合。

一、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幼儿园教师的思想理念

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教师的思想理念。首先,教师从陈旧的教学观念中走了出来,树立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确立了现代人才观和科学教育质量观,在教学中尊重幼儿个体差异,训练幼儿的创新思维,从而取得了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掌握了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学会了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学会了制作网页,建立网站,撰写自己的博客等,并具备在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网上操作能力等。再次,教师学会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弥补教学中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家园交流的方式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变得越来越繁忙,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家长很少亲自接送孩子,他们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非常少,这会影响家园正常的交流。幼儿园不能及时让家长掌握对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情况,同样家长也不能把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反馈给幼儿园和教师。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建构为家园合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交流提供了便利,使家园交流更方便,更省时、省事,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欢迎。在平时的家园互动中,家长能及时掌握孩子一天在园的表现,了解当今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师也能从家长那儿学习到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日常工作提供了许多帮助。如教师在每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展、每一次半日开放活动前后,都可向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使活动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意义。现在幼儿园都有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不但能宣传本园的教育理念、教育资讯,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而且为家长学习提供了网络资源。家长则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浏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下载幼儿喜欢的视频、音像、图文等,非常便利。还有的班主任建立了各种班级群。如大多数班级都会建立QQ群。QQ群具有同步性与异步性的特点,为教师与家长的双向沟通、交流与探讨提供了同步和异步接受信息的选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交流平台。我们可把家长的QQ号加入到由自己管理的班级QQ群中。通过QQ群的“群聊”功能,家长可以和老师以及其他家长进行实时的沟通;通过“群空间”功能,教师和家长既可以在论坛里发表观点,也可以自由上传或下载有价值的`资源、信息等,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家园协同教育的目的。

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形象、生动、鲜明地展现教学内容。其传输信息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幼儿教育教学方式,优化了课堂教学,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解释的词汇、现象生动地演示出来,从而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他们获得情感的愉悦。在幼儿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科学的、适当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如在进行《化蝶》这一音乐游戏课时,可以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把音乐、舞蹈、图片等教学资源巧妙地融于一体,描绘出蝴蝶飞舞的场景,使幼儿产生鲜明直观的感知。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四、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的学习环境

网络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体系,为教师学习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在网上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教学心得,互相学习、讨论、探究。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如电脑等,收集课堂上需要的教学资料,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同时,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时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统的培训方式主要以开会为主,这种培训方式需要固定的地点,并且整个过程比较复杂。现在,通过信息技术就可以直接对教师进行培训,如远程视频、YY等,这就为教师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构建改变了幼儿园教师的思想理念,不仅使家园合作更具时代特征,为每个幼儿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催化作用,还进一步激活了家园互动、家家互动,以更快、更广的方式丰富了家园间的联络形态,实现了快速双向互动的家园共育,开创了家园共育新局面,也为教师继续学习提供了新的天地。

作者:张巧玲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徐华勇.现代教育技术对幼儿教师教学思想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2).

[2]梁晶晶.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冲击及影响[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4).

[3]宋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幼儿教育教学[J].广东科技,2012(11).

[4]吴秀梅.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刍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9).

[5]武爱红.现代教育技术与幼儿教育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0).

[6]范丽娜.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

关于本站:中国最大的权威的公务员站-公务员之家创建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95.4万名会员)、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务员日常网站。荣膺搜狐、新浪等站与权威媒体推荐,荣登最具商业价值网站排行榜第六位,深受广大会员好评。

探究环境伦理学本体论基础的批判与反思论文

研究本土资源在学校体育中的影响论文

课题报告

试议学校体育对学生终身运动的影响论文

高校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进修管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

行政课题报告范文

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结合研究论文

浅析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建设与需要的论文

浅论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一般构成要素论文

快乐体育在高校的实施论文

历史教学资源对终身学习的影响论文
《历史教学资源对终身学习的影响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历史教学资源对终身学习的影响论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开放式体育课论文2022-12-25

MBA研究方法发展历程与意义论文2023-01-21

法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转型探讨论文2022-08-02

体育游戏与高校体育教学研究论文2023-03-08

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的论文2022-09-19

浅谈篮球运动作为中学生课余体育的价值论文2023-09-21

试论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论文2023-01-15

试论高校体育俱乐部形势下的学校体育变革的论文2022-12-07

略谈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研究论文2023-02-22

浅析探讨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改革的关系论文2022-11-08